2008年4月12日

直切臂調校日記 ~ 2008-04-08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007&prev=2144&next=1975&l=f&fid=39

2007-11-22
最近以低針壓和將低VTA的方式來嘗試T5這支臂
發現結果頗能和我的系統搭配
但是有一點小小的困擾
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調唱臂
會讓唱針的表現對VTA相當的敏感
因為只要唱片的厚度不一樣
馬上就會造成聲音的改變
另外
若是唱片不平整
唱片在運轉時也會明顯地造成VTA變化
因此VTA因時制宜的調整變得相當必要
這樣會讓有點神經質的類比迷很累
不過
值不值得這樣做就見仁見智了
希望弄個可以邊聽邊調VTA的唱臂來玩玩
先幻想一下吧!
2007-11-11
這幾天利用下圖這支Shure SFG-2撬撬板式的針壓計調整針壓
可能是因為支點的磨擦力太大的原因
發現在低針壓的情況下這支針壓計不太準
所以就在測針壓時
小心的重複上下晃動針壓計
再藉由上下擺動的狀況來判斷可能的針壓範圍
此外
發現原本就常使用的唱臂調校鏡的新功能
這個唱臂調校鏡的參考圖片如下:(只是參考照片,唱臂不是我的喔!!)
(adapted from http://www.turntablebasics.com/images/align.jpg
這個唱臂調校鏡原本是我調Formula IV的利器
可以用此唱臂調校鏡的鏡面調整AZIMUTH
後來發現其實這個唱臂調校鏡的鏡面可以用來查看針尖的角度
所以索性就將此鏡至於盤上
將直切臂降下後
藉由唱針的倒影來觀察針尖角度
其實
利用這個方式來觀察還真方便呢
結果發現針尖的角度略小
似乎可以再將VTA升高一些
由於輕針壓配上低VTA的最佳調校範圍相當窄
所以分寸相當難以掌握
在實際試聽之後發現綜合這些技巧
似乎可以更方便容易地掌握唱臂的調整
有興趣的同好可以嘗試看看喔!!
2007-11-10
話說調整唱臂真不是人幹的
怪不得數位訊源會成為現今的主流
昨日晚上機師甯和陳兄儒鐘及其親戚到寒舍一聚
本認為已經將唱臂調好
但在機師甯的金耳之下原形畢露
只好摸摸鼻子認栽
只待他三人離開後
就逕暗自好好的用功
在維持一定的針壓下嘗試調降VTA來尋得最佳組合
無奈
一路將VTA試至最底
但原來的問題仍無從解決
因此在VTA無法再降的情況下
只好嘗試增加針壓
故將原先0.85g的針壓一路慢慢的調到1.35g
這一路可是數個鐘點的時間
最後雖然確認方向是對了
但針壓一高便活生感盡失
正在無奈之際
心想何不將唱片墊墊高呢
於是就在原來的唱片墊之下再墊一張不要的唱片以提高高度
如此這般
又逕再將針壓降至0.9g
終於原來的靈動又失而復得
但相較之下VTA還嫌稍高
因無法再將唱片墊墊高
故只好再將針壓加至0.95g
雖然減了一些飄逸
但得了諸多穩定
這兩三下的結論可是整個晚上和週末整個早上的工夫

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過
也付出了一些代價
(哈欠。。。。哈欠。。。。哈欠。。。。哈欠。。。。)
2007-11-09
認祖歸宗一下
先做個Jadis SL-5和Goldmund T5的血緣確認
雖然我的臂是掛著Jadis的牌子
但骨子裡卻是道地的Goldmund T5
不信的話比較一下以下兩張圖:
(adapted from:http://hanstedaudio.nl/shop_image/product/e63531128b6b7591a997330bd52b7416.jpg
認主歸宗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討論最近的調整心得了
自從自田仔那兒迎娶這支臂之後
就一直不斷的去適應這支臂的特性
根據田仔的說法
這支臂是一支少見的單支點(unipivot)設計直切臂
但與之前同是單支點的Sonus Formula IV相較
這支臂的聲音更穩卻仍不失細緻
真的是一支友善的臂
本來放在這支臂上的是雷氏唱頭
但可能是經驗不足
不知怎麼著怎麼調整就是無法完美
所以索性就換上了Denon DL-110
雖然Denon的頭中規中矩
但在田仔翻了我的藏寶箱後
發現了我暗藏的Sony XL-MC3
二話不說就叫我換上
果然真的稱得上是個不錯的頭
因此日後的調校就是以這顆頭為準了
再調整這顆頭時
還是依據我上一篇"唱頭調整之我見"的原則進行
簡單的說就是低針壓配低VTA
反之亦然
此外直切臂的巡軌更是要精準
否則就是會從頭錯到尾
玩了一陣子T5後發現
不知為何幾乎在所有的樂器都表現不錯
一但遇到人聲在引吭時就會有破音現象發生
此時單就調整針壓或是VTA好像都無濟於事
本以為是未加阻尼油之故
但田仔說這和阻尼油無關
於是就再一一檢查所有調臂的關鍵
檢查後驚訝地發現盤面和臂座好像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所以又再重新抓唱盤和臂座的水平
再經逐一檢查後又發現T5的平衡錘出現偏移
可能是在調針壓時疏忽掉了
T5的平衡錘是屬於偏心錘
而當下卻發現偏心錘的位置不在水平的位置上
其實我在使用Sonus Formula IV時
就已吃足了偏心錘的虧
只要偏心錘的圓心偏離假想的垂直線
就會影響到AZIMUTH
所以單支點臂常以偏心錘的這個特性來作為調整AZIMUTH的方式
而偏心錘若沒有調好
當然會對聲音的影響會很大
而此次在玩T5時竟然忘了前車之鑑
所以趕緊將之調好
並再逐一檢查針壓和適度地調整VTA
經過一番苦戰和實際聆聽後
終於得到完美的結果
這一番經驗又再次證實
調整唱臂千萬要按部就班
每個重要的關鍵都會直接的影響到刻盤的再生喔!!
在一一做完應做的功課後
就可以再以我在"唱頭調整之我見"中所說的原則
以針壓和VTA的搭配調出您喜歡的聲音了
2008-04-03
新盤完工後
一直苦無時間找朋友來幫忙聽聽
今早特邀到機師甯到府協助本唱盤之調校
機師甯的現場經驗豐富
是眾多朋友所公認的第一把金耳朵交椅
所以配合著我對設備的掌握程度
再加上安坑黃哥哥的加持
調出好聲音可期
原本仍是以低針壓搭配低VTA的方式來嘗試
但數日下來卻發現聲音的走向依然不盡理想
機師甯一來就發現問題
在第一回合後遂即緩步提高針壓
以提升循軌的穩定度
使唱針在大動態下不至於無謂地顫動
讓聲音穩定度提高
針壓於是乎由原來的1.10克提高到最後的1.60克
但因為較高的針壓會稍微影響到聲音的靈動性
所以再以調高VTA補償之
並將唱片墊換成"0.5cm厚安全玻璃版"唱片墊
聲音更加清透明確
而機師甯的比較標準竟然是Clearaudio的Hi-end類比系統
這一點確實讓末學受寵若驚了
雖說如此
聲音的清晰及分離度
仍不及安坑黃哥哥的MG-1氣浮臂加上雷老5歐姆頭
不過
末學的目前的Goldmund T5系統已經有相當水準的表現
想必不久的將來
當MG-1氣浮臂服役後
將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期待中!!
順便分享政大彭教授集眾人之智慧
所粹煉出的"琴台"唱盤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3883345
2008-04-08
經過上次的調整後
發現"0.5cm厚安全玻璃版"唱片墊在針壓越重的情況下表現越顯著
可能是因為質地堅硬故
所以軟性吸震的狀況消失
所以針壓加重所增加的訊號拾取能力更佳明顯
但在此所謂的針壓加重和諸前輩所慣用之重針壓相去甚遠
此處所謂之針壓加重乃相較於末學之前所施之針壓為重
但實際上只施了約1.80克左右
所以應該還稱不上是重針壓吧!
有點迥異的結論
讓我有點失望
因為和之前所認定的輕針壓調法有些出入
但這種狀況應還是在狀況中
因為盤的材質以及唱片墊的材質會影響到聲音已非新聞
只是
這下變數又更多了
但無論如何
掌握VTA和針壓以掌握準確的垂直循軌角
還是不變的原則
新類比系統再詳加細校直切臂的垂直循軌後
目前的表現還算滿意
但確定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因為我的MG-1氣浮臂還沒裝上嘞!
對於這支臂
安坑黃哥哥已經玩到快要成精
不信
請看他老人家最近的發現及解決方案
http://www.myav.com.tw/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330090&pagenumber=2
此外
在調整循軌,針壓及VTA方面
甯機師,安坑黃哥哥和我都發現
只要循軌調得好
針壓和VTA搭配得當
所謂的炒豆聲幾乎可以降至最小
甚至安靜無聲
這一點可以供各位同好作為調校唱臂的參考

直切後的感動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812&prev=1841&next=609&l=f&fid=39

唱臂是黑膠再生過程中永遠的必要之惡
雖說如此
各式的唱臂造型,功能設計與精密的機械結構
絕對是一種state of art
此外
唱臂調整更是一項藝術
就像樂器之於音樂家
沒有絕對客觀的方法
只有相對主觀的經驗

在這舞台上
主宰一切的是幾何和力學
因此
絕對有一定的方向可供依循
在所有的唱臂設計中
唯一能夠接近刻片狀況的就是直切臂
直切臂的設計相當多
但此篇討論的是伺服臂
伺服臂的老大哥就是Rabco SL-8E
但本篇這支伺服直切臂雖然工作原理類似Rabco SL-8E
其表現絕對是不惶多讓
話說
某日造訪老友類比達人田昌政
http://www.wretch.cc/blog/tienaudio
閒聊過程中
瞄到一支放在地板上的Jadis SL-5直切臂
Jadis也做唱臂?
一問之下方知該臂即為Goldmund T5
是設計者授權Jadis為其唱盤所搭的臂
小田說到Goldmund T5是少見的單支點直切臂
這下我可有興趣了
因為長時間和Sonus Formula IV相處
自然也對單支點臂有了相當的好感
再加上小田提及該臂的伺服線路相當簡潔
零件取得容易
光偶合的伺服控制系統
大方的外觀
一切的種種
讓一池春水就這樣給弄得駭浪滔天
因此在幾經掙扎後
決定商請小田協助
將這支臂迎娶回家
好事多磨
歷經舉臂器不舉
多番fine tuning直切位置
以及多次更換唱頭以掌握此臂支特性
在將近兩星期的磨合後
以及機師甯兄的金耳朵幫助下
這支臂的表現已經具有相當的水準
若要問我和之前的臂比較起來如何呢?
我只能說:
曾經滄海難為水啊!
直切果然是最符合理論基礎的唱臂
再加上此臂調整容易
調好後又不容易跑掉
而且在唱完後又會自動舉臂
真是讓聽黑膠變成一種完整的享受
看這支臂一體成型的臂身
推測該臂應屬於重臂
小田告知直切臂的VTF和一般臂的調法不同
最好能夠重一些以利循軌
但最終還是以耳朵決定了調整的方向
我們(我和機師甯)認為在重臂的條件下
可以利用輕針壓和適度的調整VTA
一樣可以在維持中低頻厚度的情況下
讓整個黑膠中的細節完美再生
之前的Formula IV是一支輕臂
因此以輕針壓的方式來取得VTF和VTA的平衡是相對困難
最佳化範圍非常小
因此不是不及就是過猶不及
但重臂的最佳化的範圍就較容易掌握了
在輕針壓下依然能夠順利循軌
當然
唱臂的調整常是見仁見智
最後還是需要以結果來驗證
我不想在此掀起唱臂調整的論戰
所以就此打住
我只能說
直切後
讓我的類比訊源邁入另一個境界
這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箇中甘苦
以及涅盤後的喜樂
當然我的系統還稱不上完美
但在有了這個經驗後
馬上讓我興起了一個想法
是不是能夠在唱盤的設計上加強
讓我的類比系統更臻完美呢?
先來一張我心儀的唱盤圖樣
再慢慢的朝這個方向來努力
http://www.ear-yoshino.com/news/news.asp?ID=104

唱臂調整之我見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975&prev=2007&next=1904&l=f&fid=39


關於調整唱臂的原理與方法
值得參考的相關文獻資料相當多
所以末學就不在此野人獻曝了
相信有心人可以利用搜尋工具找到許多相關文章
就像本文所引用的文章
即為音響聞人黃國琳為唱盤新手所撰之"如果我是一個唱盤新手"
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有興趣的新手可以連線前往一窺堂奧
若想再進階了解更詳細的調整原理
亦可以連線至下列網站:
http://www.soundfountain.com/amb/ttadjust.html
相信也可以習得一些關於唱臂調整的基本觀念
或許有人會認為
既然可以如此容易地取得唱臂調整的相關資料
那麼這篇文章豈不有點炒冷飯之嫌呢?
其實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針對唱臂調整這個話題
談一談個人的經驗以及看法
當然有許多前輩所執看法不一
也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在相關的網站上發表
但本文僅針對個人的淺見分享一些經驗
無論如何
唱臂的調整一定要先掌握基本工
入門者一定要熟悉唱臂調整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項
而上列的兩篇相關文章
一定可以讓您獲益匪淺的
至於下面要討論的方向
一定要在下足上述基本工後才建議嘗試的喔!!
否則會有邯鄲學步之虞
其實類比系統的調整真的是個大學問
若是您的系統敏銳
所有唱臂的細微調整都會直接且明顯地影響到聽感
因此
您的心,耳朵和音樂經驗就是最基本且重要的調音工具
而且建議在調整唱臂時最好能找個金耳朵幫忙
這樣才不至於失了準頭
我在調整唱臂時通常都有好友機師甯的金耳朵在旁
所以比較能掌握調整的方向
若是身邊沒有金耳朵的話
其實不妨找個沒有什麼音響經驗的女性同胞幫忙
因為通常她們的感官相當敏銳而且不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機師甯的現場聆聽經驗非常豐富
本身又是一個勇於嘗試的類比精
接下來談到的這個觀念
就是綜合我倆的調臂經驗所暫得的結論
其實無論唱臂如何調整
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要盡量讓唱針在音軌內的狀況能夠還原到刻片機在刻片當下的狀態
所以我認為前述的基本工就是在防呆
照作即可讓所有的使用者能在不熟悉的狀況下得到一個相對的標準結果
而廠商所建議的唱臂針壓
通常應該是在唱臂調到目視的水平狀況下
可以讓唱針在該額定針壓範圍內
盡量地讓唱針在音軌內的垂直循軌角度接近於刻片針在刻片時的角度
而在唱臂調整上會直接影響到唱針的垂直循軌角度的就是針壓與VTA了
因此我個人認為
調整唱臂的最重要關鍵就是在找到針壓和VTA的最佳搭配
先看一下這張圖吧:
這張圖想說的是垂直循軌角度的調整原則
當然其主要目的不外乎就是要模擬刻片機的狀況
理論上
唱針在音軌內的垂直循軌角度建議在15~20度間
(This figure was adpted from: http://www.soundfountain.com/amb/ttadjust.html
當然在了解並實驗這個觀念前
一定要先確定您唱頭的水平角(Azimuth)已經調好
若不知該如何調整
請回到上述兩篇文章中詳閱調整方式
此外
由於所有唱臂和唱頭的調整都僅能使唱針的狀況"逼近"刻片機的原始狀況
所以有些變因是設計上的宿命並且無法排除的
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
盡量減少影響唱針重播的變因就更趨重要
基於上述的這個原則
讓我們再看一下以下這張圖
了解一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變因 ~ 抗滑力
(This figure was adpted from: http://www.soundfountain.com/amb/ttadjust.html
其實上圖企圖要解釋一個唱臂在運動時所產生的一個幾何力學的現象
就是當唱針在非理想狀況下運動時
勢必在音軌中產生兩個分力
而分力的大小和施予的針壓成正比
所以在針壓越重的狀況下
會使唱針在運動時所產生之向心分力增加
而唱臂抗滑的設計最主要就是在抵銷這個向心的分力
因此根據這個邏輯
我們可以知道在重針壓的情況下
唱臂抗滑的調整就更顯重要
但由於這個向心的力量在唱頭運行軌跡中的各位置不一
所以不應該是個定值
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唱臂僅能設定固定的抗滑力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若能盡量降低向心分力的影響
我認為對於整個系統的表現應該會有正面的幫助
所以在合理的範圍內盡量降低針壓是有道理的
但是
若是依照上述的理由不明究理地較貿然調低針壓
則有非常大的機率會得不償失
因為在一般唱臂調整的認知狀況下
當實際針壓低於額定針壓時
必然會影響到唱針的垂直循軌角度
而此時就要以調整唱臂的VTA來彌補這一個影響
所以無論是重針壓或是輕針壓
我認為調整的重點應該於唱針的垂直循軌角度
若能將這個角度能調在正確的範圍內
您會相當程度地驚訝於整個類比系統表現的改進
清晰且透明的音場,滿盈的泛音,飽滿的形體,沉潛且分明的低音域
但這些調整一定要靠耳朵聽
而且通常針壓與VTA的最佳搭配範圍相當窄
在調整時常常會過猶不及
所以一定需要相當的音響和音樂經驗才能比較能夠清楚地掌握調整的方向
對於我和機師甯而言
我倆喜歡的聲音是在輕針壓的狀況下實驗出來的
所以我倆通常都會先將針壓在合理狀況下盡量降低後
再以調整VTA的方式來進行聽感上的細部調整
而何謂"在合理狀況下盡量降低"呢?
其實就是要能讓唱臂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順利地循軌而不會產生跳針的狀況啦!!
當然有許多同好會質疑唱臂在輕針壓狀況下的循軌能力
但是以末學粗淺的的經驗而言
在有適當的阻尼搭配下
循軌不良的狀況其實還蠻少發生的
若還是有此疑慮的話
則建議可以使用慣性質量較大的唱臂來嘗試輕針壓的調整
此外
無論以何種方法調整
只要能夠調整到唱針的最佳垂直循軌角度後
除了在音樂及音響性的表現上可以有相當明顯的進展外
其實有許多的雜音也會神奇的減少或消失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您不妨參考參考
其實在音響的世界中
若能請楚的掌握原理
您就可以擺脫許多即有窠究
建立屬於自己的見解
自由自在地成為一個"Record Player"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vhQrncGRHxuI6aUu1LdSUgw-/article?mid=2126

三級直交唱頭放大器的實踐計畫~啟航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497&prev=508&next=408&l=f&fid=39

關於這一系列"三級直交唱頭放大器的實踐計畫"文章
我會在此慢慢記錄這個計畫的始末
而在這一篇中
我先介紹一下為何會有這個想法
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製作唱頭放大的經驗
但照本宣科居多
一直到有了設計管機的基本能力後
就慢慢收集相關資料並且累積分析線路圖的經驗
在分析和實作間其實悟出了一些想法
所以也就造就了這個計畫
在此介紹一個啟發我甚多的網站
http://www.users.globalnet.co.uk/~valveamp/index.htm
在這個網站中
有一些管機線路設計上的討論
其實對初入門的人來說還算蠻深入淺出的
在這個網頁中廣泛的討論前級,後級以及唱頭放大器的設計概念
也因此啟發了我ㄧ系列唱頭放大器製作的計畫
唱頭放大器的分頻網路一般可分為負回授式,CR衰減式和混合式的
但是負回授式的聲音早就在很久以前就被我淘汰
所以在此就直接進入CR衰減式的簡介
在我這一系列拙作中的第一篇唱頭放大器製作經驗分享中
用的就是CR衰減式
先用一張來自這個網站上的圖來讓初學者了解一下架構
這樣的一個RIAA等化線路是放在兩個放大級間
但主要影響的是第一級的放大級的特性
包含輸出阻抗和容抗
這一級的設計將影響到整個RIAA等化線路的數值
另外這一級的放大倍率要夠大
這樣才夠讓這個等化線路來逐步衰減
也因此若此級選管或設計不當
整個來自於前端的雜訊也會跟著放大
也因此會影響到等化的結果
第二級的設計除了輸入的容抗外
其實對這個等化線路影響較小
但這一級除了要面對已等化訊號的線性放大外
還要有能力讓訊號順利的進入下一級
所以當然也相當重要囉
目前對於這個架構所呈現的結果已經有些經驗了
而這個架構比以往所製作的實驗品優秀許多
所以才會在我的系統中苟延殘喘這麼久
但誠如我上一篇"緣起"所說
這樣的等化線路對於第一級放大部分來說是個極大的負擔
所以若是將等化線路分成兩段
再由兩個不同的放大級來驅動
那這樣的結果當然會優於上面的架構囉
若將上面的等化線路一方為二
那將以以下的形式出現(這兩張圖也是出自該網站)
當然有人會說:這樣不就又多一級放大了,會不會影響到音質啊?
這一點在我的直覺來說還算是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內
從電氣特性的角度來說
當然分成兩級的方式應該在邏輯上是好的
但"三級"放大會不會影響到音質
還是要等實際完成後才知道
所以各位看倌要耐心看
應該很快就會有答案了
其實這個等化線路的原理
是將來自於唱頭端的訊號放得很大很大再予以衰減
但衰減過程中
高頻衰減量比中頻衰減量少
而中頻衰減量又比低頻衰減量少
這剛好可以將來自於唱片中的訊號"等化"回來
此外
為了要省去音響系統中的前級放大器部分所可能對聲音造成的影響
所以最後一級除了要有足夠的增益外
應該還要設計點功率用以直接驅動後級
這也就是我在設計這個線路時的一些考量
至於等化線路部分
容我賣個關子
或是可以直接去該網站研究一下該篇文章的內容
在這個網站中有兩個線路圖
有興趣者可以照著做
或是依照這個範例做線路分析
相信在自己做完功課後應該會有大收穫呢
但對我而言
照著做並不能滿足我
因為我還要"直交"才對味呢

準確的等化決定再生的品質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602&prev=609&next=572&l=f&fid=39

最近沒辦法著手啟動一些大的裝機計畫
所以只能認份地進行紙上作業
動動筆和大腦總不會影響到胎神了吧!
進行紙上作業的目的有二:
一來是不斷的驗算直交三級放大唱頭的等化零件的數值
二來是不斷的測量手上有的零件值是否符合設計需求
此外
各個放大級實際的輸出組抗和輸入電容也再一併驗算
以求設計時能更接近理想的等化曲線
當然下這樣的功夫有極大的斬獲
也因此發現到一些之前忽略掉的細節
所以這也就是我不敢在此貿然公佈線路的原因
再者在測量電容時常發現標示值高於實際值
電容的誤差大是眾所皆知的事
雖然用在濾波時是不會對音質有太大的影響
但若用在等化線路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
會因為電容的一點誤差而導致時間常數的可觀差異
當然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音質
因此設計者不可不查
之前在製作"唱頭一號"時因為手上沒有電容表
所以只能照著電容上標示的數值來做
"唱頭一號"的聲音有點偏薄
一直覺得可能是雷老唱頭的特性使然
直到最近買了一台能夠測電容值的電表後才發現電容誤差實在很大
也因此認為實際在"唱頭一號"內的等化線路可能與理想值有蠻大的誤差
所以又再次把我的"唱頭一號"的RIAA等化曲線依照手上現有的電容值再試算一遍
此外電阻也以並聯的方式來符合設計需求
在動手改機後發現拆下來的電容數值與設計值差異甚大
果然可能是導致薄聲的原因
在經過精算修正後聲音表現已經正常
可以再生出來許多以前聽不出來的細節
因此
深刻體會到等化曲線的準確與否對於類比音源聲音再生的深遠影響
所以各位同好若要設計一台符合自己理想的唱頭放大器的話
仔細的試算是讓類比訊號正確再生的不二法門
也因為有此體會
在此分享一些等化線路設計上的小技巧
請先參考下圖:
1. 在直交線路中可以拿掉R0
2. 較大的C2值可以減少第二放大級之輸入電容之影響
3. R1數值不要太大以維持第一放大級的效率
此外
刻片機常會內建一個3.18uS的等化以保護昂貴的刻片頭
而此點是一個常被忽略但會影響再生品質的部分
雖然這個點不會影響到各等化點的增益
但是卻會影響到等化後的相位及大約在5K Hz時的聽感
是應該在設計時加入考量的
這一點在我之前所建議要閱讀的文章中是有提到
其實要加入這個點的設計是很容易
只要在C2下方串一顆與C2可構成3.18uS分頻點的電阻落地即可
實際的聆聽後發現3.18uS的等化影響不小
正確的相位可以讓高低頻延伸較好
聲音也比較通透自然
下圖是修改完後的實際狀況
給各位參考囉

唱頭一號線路架構與計算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609&prev=1812&next=602&l=f&fid=39

承續一系列"刻盤的舞台"中討論唱頭放大器製作的文章
至此應該是輪到深入討論的時候了
所以就在此篇分享我在設計"唱頭一號"時的心得
下圖是"唱頭一號"的線路架構:
而所有的計算方式歸納在下圖:
零件數值會因不同的設計考量而有不同
除了可能會選用不同管子來設計外
也會因不同管子所設定的不同工作點而有很大的差異
而不同的工作點設定主要還是會影響第一級的輸出阻抗和第二級的輸入電容
當然輸入電容部分依然要考慮到極間電容的"米勒效應"
所以會有相當的程度影響到等化線路的計算
也因為這樣
所以不會在此公佈"唱頭一號"的詳細零件值
但若有同好想自己設計一台
我非常樂意提供建議以及協助
重要的還是希望同好們能夠親自下去設計
這樣才會知道所有"眉角"之所在
若不放心直交架構的話
也可以依照先前提供之參考文獻所在之網站中所提供的參考線路仿製
若還是想自行設計
也只要在各放大級後用CR方式交連即可
但需要注意到的是第一級及第二級間的CR交連
其中柵極電阻和交連電容的數值會影響整個等化線路的計算
設計時不可不查

野人獻曝~淺談我的唱頭放大器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86&prev=216&l=f&fid=39

不知我這樣說會不會得罪人
類比與數位之爭
通常只發生在尚未深刻體驗音樂
或是尚不熟悉與音響原理的階段
對於音響老玩家或有豐富音樂經驗的人來說
LP的好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囉
就算我沒有能力玩高價類比訊源
也要想辦法搞一套像樣的類比訊源
當然若是沒有充足的子彈
就只好選擇DIY了
唱盤唱臂用的是幾何和機械原理
雖然DIY不是問題
但有些事情還是DIYer無法解決的
我用過盤有Thorens TD160S,Technics SL-1200和CEC 930ST
現役的是雷子揚的手工唱盤
雷老已是博物館級人物
這台LP轉盤實是難得的紀念佳作啊
臂就先不提了
雖然手上有一兩支好臂
但我喜歡的還是簡單的臂
有空再慢慢介紹
唱針是很難DIY的
現役的是雷子揚的低輸出MC頭和Denon高輸出MC頭DL-110
所以這裡先不討論要大錢解決的事情
以後有空再另文討論
所以就先來談談我的唱頭放大器
對於類比的興趣早在玩DIY時就已播種
在唸碩士時就已動念並積極的規劃
此外也做了一些線路收集和分析的工作
當時最有名且最常被廣大的DIY迷仿製的線路
非Marantz 7C莫屬
但因為看了許多MJ的專文
及得自一些老前輩的音響經驗
所以對於12A系列的管子實在興趣缺缺
而且又不喜歡用負回授的方式所構成的RIAA等化線路
所以第一台RIAA唱頭放大器
採用的是以兩級6DJ8 SRPP加上做在兩級間的RIAA等化線路
是以RC的方式來做
當時因為不會計算分頻點的零件數值
所以就湊合著模倣MJ的圖例
當然過不了多久
這個線路就被淘汰了
但多半是因為SRPP的關係
讓我放棄此線路
之後就湊合著用McIntosh MX110來聽LP
這樣的將就著一路用到了台南
到台南認識Colin後
才又共同撞擊出一個Phono的設計概念
這個概念就一路玩到現在
這個Phono stage設計概念的架構其實很簡單
主要的理念就是摒除交連電容
拿掉第一級和第二級間的交連電容
並以直接交連的方式銜接
而第二級到前級或直入後級是利用變壓器來交連
這樣的設計
在線路設計上的關鍵在於等化線路的設計和計算
以及那顆重要的輸出變壓器
在製作上
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Hum聲和燈絲的處理
當初的等化線路設計是靠著Colin的實驗值加經驗值再加上儀器摸出來的
因為當時類比經驗不足
所以雖然剛做好聽起來真的很不錯
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顯然有很大的缺點
當時的架構大致是5842-RIAA-5842-Tr
之後發現如果要突破設計瓶頸
若是不懂RIAA原理
是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的
所以就只好用功一點
在幾經努力的爬文和不斷的運算和實驗後
雖然無法精通
但最後還是終於搞懂了RIAA等化線路的計算的方法和設計
有了幾次實驗的心得後
即使沒有使用示波器的能力
借用我幾個好友的金耳朵來測試
能通過他們的認可才是真功夫呢
後來經過幾次修正
大致上若以這樣的架構來說
無論使用何種管子
現在都可以用計算的方式和求諸經驗值
抓出不錯的等化線路
我的RIAA唱頭放大器就這樣地從最初的組合
變成中期的5842-RIAA-6C45-Tr架構
爾後又為了增加增益和S/N比
又將這個組合變成EC86-RIAA-6C45-Tr
雖然拿掉了我喜歡的5842
但整體表現還算不錯呢
在設計上
每個組合所用的管子不同
RIAA線路也會大不相同
設計時必須要考量第一級管子的特性
至於細節在此就不再加以贅敘了
反正就是一大堆算式和實驗值
有興趣的同好歡迎來信討論
這樣的唱頭放大器架構已經在老雷家唱很久了
線路是我幫老雷的設計的
但組裝是靠他自己
裝出來沒有雜音而且工作點和我用算的差不多
老雷實在不愧是個裝機高手
鄰居機師的6C45-RIAA-6C45-Tr是我幫他搞定的
現在應該和他相處的不錯
因為很久沒聽到他的抱怨和指正
另外
又為量產目的試做了一台12AT7-RIAA-12AT7-Cap的架構
讓類比達人田昌政去試
我想表現應該還不錯
因為一放也放在他那裡超過一年
至今還沒被退件
此外
目前已敦請阿仁兄撥冗幫我Layout一塊5965-RIAA-5965-Cap的簡易板
準備讓我那些有興趣的朋友試試這樣的設計和架構
目前聽過和用過的朋友應該都還堪稱滿意
當然
這台Phono會好聽的最重要原因
除了線路架構外
還要一顆好的輸出變壓器
當然小陳的變壓器是絕對的不二選擇
零零總總
就是要些緣分和一群好朋友才能成事
當然若是大家都要像我這樣摸索一番
那我玩的就太沒意思了
所以以後應該會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心得
或是用5965-RIAA-5965-Cap這個架構和大家結緣
結緣之前
先分享一下這個Phono stage架構的選管原則
第一級的管子最好選用增益大且低雜音的管子
當然若能兼具低內阻最好
所以5842,6J4,EC86,EC88和6C45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我最愛的EC8010也很讚
但在第一級用到它就實在有點浪費
第二級其實需要的是增益和一點功率
所以囉
6C45,5842,EC8010都是適合人選
雖然我不太喜歡6C45的短壽命
但畢竟它取得容易
而且還頗能符合設計上的需求
所以現在的架構還是選擇使用它
說得那麼好
那有沒有再進步的空間呢
當然的囉
精益求精是DIY的精神
所以目前已經規劃好三級直接交連的Phono stage線路
主要設計重點在於將等化線路分成兩部份並設計在三級之間
這樣架構更簡單
每一級管子所需要推動的零件更少
所以想必效果更好
在此還是透漏一下這個架構
5842-RIAA1-6H30-RIAA2-6H30-Tr
高音等化部分放在RIAA1
低音等化部分放在RIAA2
這樣的增益應該夠低輸出MC頭用了吧
不多說了
有空再慢慢的分享心得了
P.S.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這個老舊的機殼
原來是裝6L6 Push-Pull的
可能是廣播用的擴大機
是人家拆機後不要的垃圾
當時朋友有一堆而我只要了兩個
一個裝了這台Phono stage
一個裝了台E180CC-DC-71A SE
早知道這麼好用當時就全部收下
若手上有或知道哪裡找的同好請不吝告知
電源變壓器原來用的是原裝軍規密封的
後來改成小陳製的
別看這台機器老舊
可是精絮其內喔
聲音可是一流加三級喔
眼尖的人可能看到管子旁有個搖頭開關
那可以用來調20KHz以上高音的增益
因為用了小陳的MC升壓器
高音太華麗了
所以增益放在較小的"-"這邊

自製唱盤計畫 ~ 日新又新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430&prev=-1&next=2406

雖然忙
但還是要讓轉盤轉動
讓計畫持續進展
最近的進展有二:
一是了解"安全玻璃版唱片墊"的用法
二是找到了個馬達承座
緣末學性不喜枝葉
因此對於原理和邏輯上無法解釋的東西
多半避免嘗試
唯恐陷於緣木求魚的惡性循環中
但對於安坑黃哥哥所製的"安全玻璃版唱片墊"
末學是期待大於姑且一試
因為對末學而言
硬避震的轉盤系統較對我的胃口
所以硬度略低於鑽石的玻璃
當然是我有興趣嘗試的材質
不過前述末學在音響個性上缺點
真的害我差點誤了這個好東西
也讓我愧為多年的音響人
類比系統的不精確就是好玩的地方
也讓類比訊源在這鼓勵自己動手的時代再度復興
因為
每個有心人均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眉角和見解
沒有絕對的對錯
好惡才是決定結果的依據
亦彷彿可以藉由動手親身調校
達到某方面的自我實現或補足某方面的缺憾
不像數位系統
除了更換機器或搭配外
似乎少了一點動手的可能性以及苦主的靈魂
此外
蒐集軟體的過程亦是雷同
對於苦盡甘來的調整和尋寶結果
那心情才是類比玩家最大的回饋
話說從頭
對於唱片墊眾說紛紜的功能
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材質
實在不是末學能力所能判斷的
因此在進入類比之初
也就直接聽從雷子揚大師的意見
引進楊文達大師所親製之唱片鎮及唱片墊
一用也用了十數年
從來沒想過要嘗試其他種類的墊子
而在此盤付梓之初
本想可不用唱片墊以減少一個變因
但因VTA調整之所需
遂再考慮唱片墊之使用
但在原本的輕針壓調校邏輯之下
唱片墊的影響實不明顯
因此誤判此"安全玻璃版唱片墊"的實力
後因抓到此新盤與唱臂的調校重點
因此才了解了此"安全玻璃版唱片墊"在稍重針壓下的好處
再加上可以提升視覺質感
遂將之直接納入末學類比系統的標準配備中
此外
本來此新盤的腳柱設計更低
但為調整水平之故
遂將之加高
以增加空間以利手之運作
顧此失彼之虞
發現必需要將馬達墊高方能正常運作
因此試機之初先以厚書墊高馬達
本想找個可調高低的承座
但無合適且搭配的可用
再加上為配合盤座之原木質感
使馬達承座更難找尋
但皇天不負苦心人
好不容易找到了個柚木製的承座
原本的用途應該是作為茶具展示
造型樸拙可愛
而且高度大小適中
最重要的是承座面的水平狀況還不錯
且四支腳也算穩定不會晃動
因此
在引進此馬達承座後
讓此盤的外觀完成度更高
但馬達座似乎還有點美中不足喔....
決定擇日卸下重新施以亮黑烤漆
讓此盤更具個人風格
就請待續囉

2008年4月11日

教練機改機指南~PART 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716&prev=1963&next=1661&l=f&fid=46

相信大家應該對這台機器的聲音有些熟悉了吧
各位同好可以先就上一篇改機指南
針對放大線路的部分逐步調整零件值
順便掌握一下零件品質和數值對聲音的差異
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
相信在掌握線路後
各位在未來對於聲音的掌握會更明確
接下來來處理一下電源部分
先熟悉一下下圖:
在這裡主要是針對整個電源線路中的電容值
除了這裡的兩顆電容外
還有一顆在放大線路中的C3
本線路採用的是所謂的pi型濾波
也就是所謂的C-L-C
本機所用的電容依序為
C1:68uF,C2:120uF,C3:330uF
雖然許多現代玩家喜歡使用大水塘來濾波
但我認為大水塘的速度會慢
而且在有choke的狀況下
電容量是可以下降的
我在其他文章中有提到
我大多的機器總濾波量都很低
而且都沒有hum發生
所以重點在品質而不是電容量
因此建議將本機的濾波電容量逐步下降
但要掌握一個原則
電容量要依序增加
建議改為C1:22uF,C2:68uF,C3:120uF
或是C1:22uF,C2:47uF,C3:68uF
可以試試改了之後
全機聲音的速度反應是否有改善
尤其是低頻的彈跳性和高頻的延伸
雖然在示波器上不見得看得出來
但改變絕對聽得出來
此外
本機使用的整流管為旁熱型的5AR4
旁熱和直熱整流管的主要差異是在於整流效率
旁熱型的整流效率較高
所以若有人想以換管調音
請盡量使用旁熱型的5AR4或是5V4
這樣工作點比較不會改變
聲音的差異才會是在管子上
而不是在工作點的移動上
此外
若是行有餘力
將電容換成品質更好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這一點就待大家自己體會囉

教練機改機指南~PART 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652&prev=1661&next=1635&l=f&fid=46

這一篇要討論的是改機
大家手上的機器應該都已經在工作了吧
建議大家在著手改機前先熟悉原機的聲音
這樣才能分辨得出改機前後的差異
方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音色
改機前一定要先了解線路
先參考下圖:
這張圖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所以接下來就以在下的經驗來說明
請大家不要迷信發燒零件
不是說發燒零件沒用
只是在C/P值的考量下
先掌握更換零件的位置和走向
再考慮用好一點的零件才是理性的改機
廢話不多說了
先以第一級來看
零件實在不多
所以就重要性來討論
就個人感覺而論
當然陰極旁路電容的影響是最大的
此顆電容的品質越好聲音越好
不過還是要視每個人對聲音的好壞的主觀意見而定
數值的部分就以220uF為基礎
向上向下調整都會影響到低頻的表現
值得一試
此外電阻對聲音影響的重要性為R3>=R2>R1
可以選擇的電阻材質有很多
例如:金屬皮膜,碳膜,碳精,線繞等
個人最建議使用碳精電阻
但價格稍貴又不易配對
金屬皮膜的也不錯
但似乎各家廠牌的聲音也有不同
所以各位就看著辦
因為我不太迷信
所以也就無從建議
若有朋友有相關經驗
歡迎到此來分享喔
此外
之前提過若將R3阻值下調
將能得到較好的高頻
所以建議可以改為180K
1W的承受功率應該是夠的
若R3改為180K則R5要變為24K
這樣才不至於影響到工作點
接下來就是功率級了
功率級也沒什麼好改的地方
一是陰極電阻R4
因為需要大的承受功率
所以選擇並不多
二就是陰極旁路電容C5
這顆電容的品質和數值都會影響整體音質
所以用家可以嘗試調整
當然能夠使用PP質的電容最好
但數值大體積和價格都會增加
此外
現代的電解電容品質都很好
找個數值適當的來用應該也會不錯
以下就是示範機的改機示範:
已將第一級的屏極電阻換為180K(90K + 90K)
並將第二級的陰極旁路電容換成68uF
下圖為左聲道的改機後實況
下圖為右聲道改機後實況
將第一級屏極電阻改為180K後R5要改為24K
如此工作點才不會改變
改完機的全視圖
改完後效果如何
應該比原機好一些
但因為陰極旁路電容改為68uF
所以低音有點拖
若是推一般小體積喇叭應該感覺不錯
若是推箱音略重的喇叭
還是建議用小一點的電容量
若是用障版68uF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喔
所以還是要靠各位用聽的來調音
因為雖然用儀器測使用68uF的低頻響應比用22uF來得好
但聽感卻不一定喔
有心人可以嘗試比較看看囉
祝各位改機愉快

單管直交教練機實測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558&prev=1635&l=f&fid=46

相信手上有這台教練機的朋友
一定相當關心這台機器的表現如何
先不論主觀的聽感表現
在此還是先以客觀的示波器測試結果讓大家心裡有個譜
這整個測試過程由小陳操刀
有我以及住龜山的賴兄在現場目睹整個測試過程
所有測試皆是在8歐姆固定負載下進行
因為手上僅有RCA小型的6FD7
所以就先以此管當作測試標準
本機實測功率有1.5W
特性以本機的右聲道為例
正弦波在各頻段的表現分別為
1KHz:0 dB
100Hz:-0.07 dB
10KHz:-0.21 dB
如何
正弦波形狀還不錯吧
但只測這些頻段如何能服人呢?
再看下去!
20KHz:-0.56 dB
40Hz:-0.40 dB
20Hz:-2.50 dB
看到這裡有點失望嗎?
先別氣餒
雖然在這裡看到20Hz的頻率響應不是太好
但這一點是可以利用零件數值的調整
來讓20Hz的頻響控制在-0.5dB之內的
但這就要話說從頭了
因為在設計之初
本機即以實際狀況為考量
試問誰家有可以再生20Hz的極低頻又想做這台機器來聽到20Hz啊
因此還是實際一點
讓這台機器在一般聆聽的頻寬範圍內好好表現即可
所以就在計算陰極旁路電容時
僅將-3dB點設定在15Hz而非一般的0Hz
因此實測時才會有在20Hz時-2.5dB的情況發生
要如何改善呢?
先看一下方波表現再說也不遲啊!
1KHz:
10KHz:
20KHz:
以上測試皆均在本機尚未調整的狀況下測得
內行人應該也會認同它表現的已經不錯了吧
接下來就是攸關低頻響應的100Hz方波
就將圖放在一起看吧
陰極電容為22uF下的100Hz方波:
陰極電容為22uF + 68uF下的100Hz方波:
陰極電容為22uF + 120uF下的100Hz方波:
如何
看到方波上緣隨著陰極旁路電容量逐漸加大而斜率變緩了喔
這就是當陰極旁路電容量加大所造成低頻響應改善的狀況
所以若是將22uF的電容並上120uF的電容
則在20Hz的頻響就在-0.45dB左右
酷吧....
這一點真的要好好稱讚小陳一番
要是輸出變壓器做不好
是怎麼換零件也調不出好表現的喔
但雖然示波器如此顯示
需要多大的電容量還是要靠個人試聽
因為電容量太大會讓低頻速度變慢
低頻會很拖很肥厚
說好聽點是聲底變厚
但實際上是低頻反應變慢
所以無論如何
這是個可以調整音色的點
您可以依您個人的習慣來決定此陰極旁路電容量
藉以滿足您聆樂上的需求
但仍建議嗜低音一族
若要加大這顆電容的容量最好不要超過120uF
否則即使再加大電容數值
對低頻的改善也有限了
音質反而會適得其反喔
此外
小陳亦有大略測試一下本機的-3dB點
本機的-3dB點在<20hz,>50KHz
對各位的喇叭來說
這樣的頻寬應該夠用了吧
此外
若是嗜高音一族
可以將推動級部份的220K/5W的屏極電阻數值降低
這裡建議可調降至180K
此時要將4.7K/5W的壓降電阻以一顆25K/3W的電阻取代
如此調整後
在20KHz以上的響應一定會更好
但若您願意忠於原設計者的想法
我會非常感動
因為您可以聽聽看我想在這台機器中表達些什麼理念
所以
無論改或不改
這台機器都能在聽感上滿足您
這時
只要您有一對高效率喇叭
接上CD唱盤後
剩下的就是盡情地享受音樂了
這樣極簡的聆樂風格
簡單又不失品味
您絕對稱得上是"音響樂活族"
到此
教練機計畫即將告一段落
在現場教學後就會圓滿閉幕了
希望各位不虛此行
也希望在下在這台機器中所呈現的一點點心意您能夠領會
後會有期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製作紀實PART IV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542&next=1526&l=f&fid=46

在地線和放大線路部份完成後
接下來是處理高壓電源
高壓電源主要供應推動級和功率級的高壓
從第二級濾波電容處引出的是功率級的高壓
在第二級濾波電容處引出的高壓還要經一顆4.7K/5W的電阻
降壓後從第三級濾波電容處引出的便是推動級的高壓
所以先從功率級來看
功率級高壓需經輸出變壓器到達真空管功率部分的屏極
而輸出變壓器的初級紅線就是B+
要接到第二級濾波電容處
而輸出變壓器的初級棕線就是P
要接到真空管功率部分的屏極
所以就在焊接前就先將輸出變壓器的初級引線整理整理
如下圖:
將右聲道的紅色引線適當的隱藏在原有的配線中
並拉到第二級濾波電容處
而棕色的P線就焊到原從第1腳引出到5-pin接線架處
左聲道亦同
做好後在第二級濾波電容處除了電容本身外
還會有四個接點
左右聲道的B+,choke紅線以及4.7K/5W的壓降電阻
所以在焊接前就先將4.7K/5W的壓降電阻先跨在第二級濾波電容和第三級濾波電容間
焊好後再處理第三級濾波電容處
第三級濾波電容處除電容本身外僅有兩條線要引至推動級的屏極
而之前自電源變壓器剪下來的兩條白線就派上用場了
用此線連接第三級濾波電容及之前將220K/5W電阻焊在5-pin接線架的pin上
如此高壓電源的配線即完成了
所有的配線資訊皆在上列所有照片中
請用心仔細對照線路圖和圖示
應該不難完成才是
再來就是將輸出變壓器的次級引線焊到喇叭端子上
接下來
將所附隔離線自RCA in到音量處量好長度後
作如下處理:
剝好後的隔離線
先將隔離網上錫
再將內線如圖處理後上錫
上錫後將內線焊於RCA端子的中間焊接處
而隔離網焊到粗銅地線上
再將隔離線沿粗銅地線拉線到音量電位器處即可
在音量開關處的隔離線處理類似上圖
但不需要留隔離網
兩聲道拉完線後就如以下圖示焊好
這樣就完成輸入訊號的拉線
再剪適當長度的隔離線如上述方法處理
然後焊接方法如下圖
焊接前先將270K/0.5W的電阻取出
此為推動級的柵阻
和訊號引線一起焊在音量電位器上
再將隔離網焊到延伸出來的地線上
如圖所示處理完後
將之引至推動級的柵極
即為管座上的第7腳
連道柵極處的隔離線的線頭處理不需要多留隔離網喔
這和音量電位器那一頭的隔離線線頭處理方式不太一樣
請看清楚圖示
此外
這一部分要注意左右聲道不要搞錯了
若是位置沒焊對則聲音會左右顛倒喔
做到此其實已經可以唱歌了
但還要再裝上電源指示燈方告完成
將紅色LED和18K/2W的電阻取出
再找兩條容易處理的線纏好
一端焊在LED的接腳上
再將線沿高壓電源的佈線拉到AC座處
並依下圖所示將18K/2W電阻和線焊好
LED的固定很簡單
剪兩小塊泡棉雙面膠互黏
並在中間挖個洞將LED置入
如圖示固定在音量附近的小洞上即可
這樣就大功告成囉!!!
接下來在試聽前一定要先測各點的電壓
電壓的測定就是各位的功課了
測試前記得先穿上膠製拖鞋
先不將管子插上
插上電源線後開機
先量各交流電源
高壓及燈絲都要量測
並用鉛筆紀錄在線路圖旁
再將管子插上
上電後測各點直流電壓
包括:
高壓電源各級濾波處
功率部分之屏壓,柵壓及陰極電壓
還有推動部分之屏壓,柵壓及陰極電壓等
再一一量測並用鉛筆紀錄在線路圖上後
再比較和圖中所標示的電壓值是否接近
若接近則再量一下輸出端是否有直流
若沒有的話
就是接上線試聽囉!!!
若是有問題
一定要回頭檢查是否有焊錯或冷焊處
若一切無誤但測試值仍有問題
請將各點測得電壓EMAIL給我
我再幫您看看哪裡有問題
膽大心細是做管機的必要條件
大家大膽的撩下去吧
不要裹足不前喔
此外
請各位不吝將製作心得和成果在此分享
讓參與此計畫的同好有機會彼此觀摩,相互學習喔!!
加油!!!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製作紀實PART I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526&prev=1542&next=1508&l=f&fid=46

欲罷不能囉
接下來處理的部分就是放大線路部份
相信大家都收到EMAIL了
請大家將線路圖的部分印出
並對照箱內所附之6FD7特性圖
並看熟各腳的定義以及其對應到線路圖上的相對位置
接下來
就再取5-pin接線架兩個
分別固定在左右兩小9腳管座附近
由於此管的第8腳和第9腳分別是推動管部份和功率管部分的陰極
因此為了日後調整零件方便
所以將之分別引線於5-pin接線架上
如下圖:
兩邊都處理好後
將零件包內的2K/5W電阻拿出來
兩兩串聯並按下圖所示焊好
有朋友問為何要如此做
第一
若為了省成本
我大可以直接用一顆水泥電阻代替
但為音質考量
我認為還是要用好的零件
所以選買了單價高出許多的金屬皮膜電阻
第二
好的大功率電阻比較難找
因此在此以用串聯方式加大承受功率
在此
透露個我的小心得
零件最好不要並聯
但必要時串聯到是沒關係
至於原因較要靠自己體會了
兩組功率部分的陰極電阻處理好後
就將之焊在第9腳引線所至之接線架位置與粗銅線間
如下圖:
左右邊都如法炮製喔
其次再取出2K/0.5W的Philips精密電阻
分別焊在第8腳引線所至之接線架位置與粗銅線間
這就是推動部分的陰極電阻囉
如下圖:
同樣的另一邊也是如此處理
電阻焊完了
再焊陰極旁路電容
先拿出Rubycon 22uF/450V的電容
並以下圖方式接在第9腳引線所至之接線架位置與粗銅線間:
看仔細
因為電容正極的引線有跨過地線
所以將之前剝除但長度適中的引線外覆
套在電容的正極腳上以防短路
再來焊上推動級的220uF/35V Nichicon臥式電容
分辨好極性後
焊在第8腳引線所至之接線架位置與粗銅線間
零件包內有附上另一顆100uF/16V Nichicon立式電容
各位可以自行試著更換看看音色是否有不同
這是建立經驗值的一種方式
這顆電容的數值及品質對音色影響甚鉅
在完成教練機的組裝後
試著找個自己喜歡陰極旁路電容的來聽吧
做到此
管子的陰極部分線路皆已完成
再來就先裝上推動部分的屏極電阻
取出220K/5W電阻
依下圖所示焊在5-pin接線架與第6腳處
這時再剪一段銅線
引線到5-pin接線架的另一空pin
注意不要焊在固定pin上喔!!!
這裡就是功率部分的屏極
之後要將輸出變壓器初級的P線引到此處焊上
在焊第6腳前
請先將之前為了調整長度而剪下的5W電阻的接腳
連在第6腳與第2或3腳間
這裡就是所謂的直接交連處
第6腳即為推動管部分的屏極
而2,3腳就是功率管部分的柵極
都處理完後就上錫焊好
再連續看一下另一邊的施工順序吧
左右都完工後
此部分就告一段落
但眼尖的同好一定會問
驅動部分的柵極電阻呢?
別急
靜待下回分解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製作紀實PART 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508&prev=1526&next=1484&l=f&fid=46

相信大家已經耐不住性子想趕快做下去了吧
在往下做之前
先將第三級濾波電容330uF/400V裝上吧
因為這顆電容較大
所以焊在5-pin接線架pin的上方焊接位置
看下圖就知道要焊在哪裡囉
記得負極的位置要照圖示放置喔
這樣之後的地線比較好配且合理
在地線和電源配置大約完成後
接下來就是要完成燈絲配線以及所有的接地工作
記得我們已經將燈絲電源焊在5-pin接線架上了嗎
這時先將所附的紅黑線盡量絞緊
不要小看這紅黑線喔
這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太平洋電纜線喔
剝完線後你就會發現這線的品質非常好呢
依燈絲電源位置到管座燈絲位置之距離適當調整絞線長度後
就將之沿機殼前端配向燈絲處
這樣的走法是可以避開放大線路區及高壓電源區
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流訊號感應機率
燈絲腳位是位於管座的4,5腳
看一下小9腳管座底面吧
是不是有個缺腳位
面對管座底並將此位朝上
則依順時針方向依序就是從1到9腳
千萬不要焊錯
也要記得左右管座的紅黑接線位置要一致
因為燈絲配線要走機殼前方
所以管座在安裝的時候要記得配合此位向
配完後再將其中一腳接到鄰近的地
這樣燈絲部份就完成配線了
接下來將要處理第三級濾波電容的接地
在搭之前
先將粗銅線作如下處理
處理完後
再將第二級濾波電容的接地pin和總電源接地pin用鉗子將之下彎
以可以接觸到上述所處理的粗銅線為原則
再將處理好的粗銅線跨接在第三級濾波電容的負極
並搭向第一,二級濾波電容的負級以及總電源接地處
在一一焊上即完成
再來就是要將音量電位器的地線接上
先將之前剪下來的線剝好並上錫
小心插入音量電位器的接地端
再焊在鄰近的地線上即完成
做到此
機箱內的LAYOUT已大致完成
有點累了吧
下一篇將示範放大線路的配線
再休息一下吧!!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製作紀實PART 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484&prev=1508&next=1474&l=f&fid=46

在機箱前處理和安裝大型鐵蕊元件等前置工作完成後
就要進行整線工作
首先
將需自備的5-pin接線架中的其中四個
用斜口鉗作如下處理:
再將固定電源變壓器的螺絲先鬆開一個
並將處理好的5-pin接線架塞入螺絲與機殼的空隙中鎖緊
要依序作業
否則已定位好的電源變壓器會移位喔
裝好四個5-pin接線架後即如下圖:
安排好接線架後
接下來就是安排地線了
先將自備的粗銅線折成每邊21~22公分的ㄇ字型
並實際在機殼內先比畫一番
調整好長度後
將ㄇ字型粗銅線的的兩腳先靠在RCA端子上位於接地位置的凹槽
並將前端放入5-pin接線架的pin上
放進去前可如下圖所示
先將pin用斜口鉗剪開
把粗銅線放入後
再將ㄇ字型銅線調整至左右對稱位置
再陸續焊接固定即可
這樣地線就完成搭設作業了
完成後請細看一下電源線路圖
其中第一級的68uF/400V和第二級120uF/400V濾波電容
將二者負端朝內相對
並分別架在為於電源變壓器左下角的5-pin接線架的外側的二pin上
在焊接之前
因為120uF的電容直徑較大
所以請先將該pin取下
並用鉗子將接線架的高度調高些
再鎖入原位置
以讓120uF的電容順利放入為原則
此外
該5-pin接線架中間那個沒焊上電容的固定用pin
將是高壓電源落地的位置
而燈絲和訊號的地將落在RCA端子處
工作至此
已確立了未來的落地點
接下來就要開始整線
先將燈絲的兩條藍線剪短
並固定於圖中右上方的5-pin接線架上的適當位置處
要注意的是
之後因修正長度所剪下的引線都要留著
以作為未來跳線之用
接下來
由於將要使用的是280V的高壓組
所以先將280V的黃色引線沿變壓器左邊拉到大8腳管座處
並在調整適當長度後
焊在大8腳管座處的第4腳和第6腳
之後
再將265V的抽頭白色引線剪短
並焊在圖中左上方的5-pin接線架上以備不時之需
高壓引線定位後
再將中間抽頭的黑線拉到位於電源變壓器左下角的5-pin接線架之的中間固定pin附近暫放
之後將在此處落地
完成變壓器左邊的整線工作後
再將AC in的0-110V-115V的三條線以及0-5V-6.3V燈絲電源的三條線
沿choke的右側往AC座方向整理
並再調整長度後將之焊在大8腳管座的第4腳和第6腳
由於5AR4用的是5V燈絲
故將褐色和橙色的5V引線剪成適當長度
並焊在大8腳管座的第2腳以及第8腳上
腳位定義如下:
下圖大8腳管座中間有個圓洞
圓洞上有個突起處
其右上方第一個pin即為第1腳
以順時針方向依序定義之
在焊第8腳前
先將之前剪下的褐色線處理好
一併焊在大8腳管座的第8腳上
作為整流後電源引至第一級濾波電容處的引線
並將之沿choke左側引回至第一級濾波電容處
由於要一併整線
所以將choke的兩條引線亦沿其左側整理
將白線引至第一級濾波電容處
並和之前引到此處之褐色引線一起焊在第一級濾波電容之+端
此外
將choke的紅線引至第二級濾波電容處
在調整長度後先放著
因為未來將會在此第二級濾波電容處焊上四條線
整線大致完成後
先暫用束線帶固定之
束線帶在零件包中只附上10條
但一定不夠用
因為整線在調整時會將之前暫時固定用之束線帶剪掉重綁
所以會銷耗掉不少束線帶
這是必要的消耗品
所以建議各位要多買一些束線帶備用
第一階段就先作到這裡
給各位鼓勵鼓勵
休息一下下後
再進行下一個步驟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線路說明~Part 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135&prev=1315&next=1128&l=f&fid=46

其實本機線路沒什麼特別之處
就是一般的直接交連擴大機的架構
所以也不太需要說得天花亂墜
因為實際上應該沒有一台機器真的能夠飛天遁地的
而本機設計的重點
應該是如何在這樣制式的架構下找到最適合這台機器的工作點
6FD7這個雙三極管實在不錯
其中一半可作為前級管或電壓放大管
而另一半則可作為功率管
不過6FD7的官方資料中並無詳細的工作曲線資料
http://www.mif.pg.gda.pl/homepages/frank/sheets/049/6/6FD7.pdf
但廣泛搜尋之後發現其實它就是6EM7的小九腳版
因此就先拿6EM7的曲線來設計
http://www.mif.pg.gda.pl/homepages/frank/sheets/049/6/6EM7.pdf
實作時再依實際狀況作調整
此外
依下面兩支管子的工作簡圖
也發現其實兩支管子的差異有限
6EM7:
6FD7:
因此推測實做時應該差異不大
所以借用一下6EM7的曲線來設計應該是無妨
先看一下前級管的曲線
前級管的特性優於常見的12系列管子
但唯一的缺點依然是內阻稍高
不過看看世界級的大廠
即使廣泛使用12系列的管子一樣做得出好聲音
所以以此特性類似或甚至比較好的管子來設計本機
豈有做不出好聲的道理
由於內阻稍高
所以先將屏阻設定為220K
並以此作為負載線抓出工作點
因考慮到本機為直接交連架構
所以屏壓若設得太高會造成總電壓需求增加
又6FD7的陰絲間額定壓差約在200V
所以若為了取得相對好的特性而將屏壓設得太高
那功率級要考量的因素就更多了
如此將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喔
所以將屏壓設定在137V左右
而柵偏壓的設定我偏好是盡量高一些
但因考量此機將是以綜合機模式工作
希望在小音量時可以有較大的驅動能力
因此將偏壓設在約1.8~2V左右
如此這般
先暫定前級管的工作點
接下來是功率級的設定
先看一下此圖
此圖是借用6EM7的功率半級曲線
因為無論是6FD7或是6EM7的屏內阻皆不超過800 ohm
所以輸出變壓器的初級阻抗設在2.5K是合理的
不過看一下負載線以及電壓增益的狀況
發現若是將負載的阻抗提高會得到比較好的線性
但也會因此損失功率
兩害相權取其輕
就以2.5K的負載來設計
原因是因為經驗告訴我線性和好聲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只要零件選材和線路設計得當
好聲絕對不在話下
因此功率就成了主要考量
這般的設定功率要怎麼計算呢?
看下圖吧:
之前也在其他文章中提到功率的計算方式
於此就再示範一遍囉
將所設定的工作範圍的兩端引直線分別垂直於橫座標以及縱座標
並取得對應之電流及電壓
再將電壓差乘上電流差除以輸出阻抗8歐姆即得推算之功率
計算如下:
(255V - 60V)*(0.087A - 0.009A)/ 8 = 1.9W
其實算出來的只是參考值
因為不同的算法會有些許的差異
但大致上接近
這樣的功率如前篇所述
其實已經算是蠻超值的了
也可以在適當的空間裡推動不少喇叭囉
例如:
大家都知道雅瑟的小喇叭的效率不高
但我以僅1瓦左右的E55L單級擴大機推它時
其實音量還算足夠喔
但還是不建議拿這些小功率直交管機推低效率喇叭
因為不但顯現不出這些機器的優點
反而會因功率有限而顯得窘態畢露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慢慢地找些老喇叭
或是不錯的全音域單體
這樣
你就能實際體會單端直交小功率管機的優雅音質了
在工作點設定完成後
再行將之分別計算並填入下圖所示之直交架構中
電阻值以歐姆定律 V = I * R 試算之
而陰極旁路電容則以 fc = 159/(R * C)來計算
R的單位是千歐姆(K ohm)
C的單位是微法拉地(uF)
這樣就可以依序算出囉
這就當做功課之一吧
請參與本計畫的朋友先自行參考
實際的計算方式會在現場教學時詳細說明
放大線路確定後
電源線路其實就不難了
以下是本機電源的大致架構
當然也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
重點是在實做時應該要如何在機箱理將它搭出嘛!
您說是嗎!!
請有興趣的朋友將本文所連結的官方資料印出
並試著看一看
當然看沒有也不要沮喪
因為現場教學結束後
您就會知道官方資料中的哪些數據是設計重點了
其他的部分就請靜待下回分解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線路說明~Part 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128&prev=1135&next=1100&l=f&fid=46

隨著變壓器和一些重要部品的到位
本計畫接下來的重頭戲將是機殼的設計與製作
所以預計在6月底前所有的硬件部份會如預期完成
並陸續寄到各位參與者的手上
但在此之前
當然要讓大家暖暖身
先上一些開胃菜
首先當然要來討論一下本計畫的設計概念囉
其實直交機的設計是沒有什麼好大書特書的
反正架構都是一樣
只是零件值和工作奌設定上的差異罷了
至於電源部分當然要用choke囉
但因為有許多新手
所以怕在處理choke input時的經驗不足而感染hum聲
所以在本教練機中還是先以CLC架構為濾波主力
當然在機殼設計時會預留升級的空間
未來要升級為CLCLC應該沒問題的
那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首先
先幫各位建立一些信心
不要小看區區的1.8瓦
比較一下
其實1.8瓦在諸名管中還真不算小ㄟ
舉一些著名的三極管以及其於單端工作時所能提供的瓦數
300B:5~8W
2A3/6B4G:1.5~3W
45:0.8~2W
10Y:0.8~1.6W
71A:0.79W
至於三極接法的五極管就不在此討論了
在此僅舉些經驗值
例如:
6L6在三極接法時單端大約可作到1.2~1.8W
6V6在三極接法時單端大約可作到0.8W
6BQ5在三極接法時單端大約可作到0.8W
若再加入電壓因素及製作成本和難度
那你會發現上述這些真空管若要作到大瓦數
投資報酬率還真是蠻低的
例如:直交10Y若要作到1.6W
高壓至少要撐到600~700V以上
所以製作難度和成本相對提高
因此
若是這樣分析下來
我相信您會認同我要選擇這支管子的原因了
在這樣的友善的工作設定下就可以輕易達到1.8W的功率
若是電壓再拉高一些
功率還是有小幅提升的空間喔
而且旁熱的設計使得這支管子的hum聲發生機率相對降低
所以實在是作為教練機的好管子
此外
本來為了想讓大家省點錢
要將就地用整流子來整流
但諸多考量下還是將整流管設計進來
讓這台教練機更能符合大家的期待
當然成本也相對提高囉
整流管是大家熟知的5AR4
燈絲慢熱型旁熱管之高壓緩升的特性實在最適合直交設計
不過
5AR4的來源還不是問題
我最常被問到的還是有關於6FD7管子不好找的問題
在此作個簡單的邏輯分析
此管不易尋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不是音響設計的主流管
所以比較少人知道它進而造成6FD7的流通也比較慢
因此在一般通路是相對不好找
但不要就此認為它的量少
其實有許多大廠都有製造這支管子
我手上就有RCA,Sylvania,GE,Westinghouse等不同品牌的6FD7
所以囉
若不是常用管幹嘛各大製造廠都做它呢?
此外
我不是不多買些管子備用
而是因為要買的話最少量是數百支
請大家回想一下本計畫的狀況
一是我本人不是業者
二是本計畫應該僅會進行一次
所以若是我一次買個幾百支又用不完
一定會被老婆鞭數十驅之別院
當然
若本計畫靠著各位的努力而獲得廣大的迴響
因而造成6FD7行情看漲而廣泛被收購或炒作等情事
那大家就要擔心之後這支管子的價錢囉
而且這是一般業者所樂見的效應
所以有一利必有一弊
這對吾輩身為DIY雅痞的一員
是不樂見此事之發生
因為好管子是要靜靜地玩
不要讓太多人知道
免得以後價格攀高又不好找
您說是不是啊!
例如:71A和EC8010就是一例
此外
本機在設計時已將6FD7的使用壽命加入考量
本機的設計是讓6FD7在正常的條件下工作
不操它也會讓它活得久些
所以大家暫時先別擔心管子的問題
不過
聲明一下
因為我手上的管子品牌不一
所以會盡量提供各位同一牌子的管子
再來
我會依報名順序分別以RCA,Sylvania,GE的順序提供
所以先讓大家知道一下狀況
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本計畫仍然一秉初衷
透明地在此公佈所有的進度及資訊
所以請大家放心喔
接下來會陸續將本機的設計理念和過程慢慢的交代
請大家拭目以待喔

2008年4月8日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V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474&prev=1484&next=1447&l=f&fid=46

第七講要談的是陰極旁路電容
這個部分主要是參考Morgan Jones的Valve Amplifiers 2nd Ed中的相關部分
就讓我慢慢道來
先秀一張三極管的基本線路架構圖
其中
Rp為屏極負載電阻
ra為內阻
Rg為柵極電阻
Rk為陰極電阻
Ck為陰極旁路電容
陰極電阻Rk為提供柵極負偏壓的重要元件
因為柵極是直接用一顆電阻與參考地點相接
又柵流幾乎為零
所以柵壓此刻亦相當於零伏
因此陰極電阻墊起來的電壓
相對於柵極的零伏就是柵極的負偏壓了
所以說囉
這顆電阻是很重要的
除了提供柵極負偏壓外
其亦扮演了本級負回授的角色
所以
若是在沒有陰極旁路電容的狀況下
本級的增益就會受到此電阻的影響
而產生本級負回授進而降低增益
所以若是需要增益的放大級
就一定要注意這個現象
至於要如何計算在無陰極旁路電容下的增益
就不在此贅敘
但原則上內阻越小的管子所產生的本級負回授越小
這又是一個選擇低內阻管的原因了
在一般的直交線路架構中
免不了要用上陰極旁路電容來確保增益
所以在有陰極旁路電容的狀況下
要如何計算陰極旁路電容值才是我們這一講的重點
所以接下來就先介紹一個有用的公式
幾乎所有由R和C所構成的濾波架構都可用上這個公式
公式如下:
低頻截止點頻率 = 159/(電阻值 (K歐姆)*電容值 (uF))
因此要算出陰極旁路電容Ck
只需要選定低頻截止頻率和確認陰極等效電阻即可
所以計算上的重點就在算出這個陰極等效電阻
從Rk的角度看陰極
會發現陰極有個阻值 (rk)和Rk並聯
所以先求出這個rk值
公式為:rk =(Rp + ra)/(mu + 1)
因此套入前述所算出之各項數據:
rk =(2500 + 942.6)/(5.1 + 1)= 564.36歐姆
在將rk與Rk(暫定為4K)並聯後的阻值算出:
約等於494.6歐姆
若此時將電容值設在22uF
再帶入公式:低頻截止點頻率 = 159/(電阻值 (K歐姆)*電容值(uF))
則低頻截止點頻率 = 159/(0.4946 (K歐姆)*22 (uF))
算出來的低頻截止頻率約在15Hz附近
這對於一般CD的再生額定頻率以及喇叭而言
已經算是相當好的低頻設定點了
我認為不需要太阿Q地將低頻截止點頻率設在0 Hz
因為那樣會太不切實際
再者
陰極旁路電容的品質亦將決定音樂再生的聽感
若是一昧的求大
只怕低頻反應速度慢
肥厚渾沌
線條不明
而且低頻的品質將嚴重影響到高頻的表現
故我輩不可不查啊
因此
若是將低頻截止點設定在合理的頻率
那優質的低頻將比過度的低頻帶來更多聆樂上的享受
其次
電容品質和材質亦是重要的考量
在一般場合多會使用到大容量電容以求更低的低頻
因此免不了會用上電解電容
但切記一定要慎選品質
並依自己的喜好調整音色
這樣的DIY就會有說不完的樂趣了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V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420&prev=1447&next=1358&l=f&fid=46

本講次將略述之前所提及的"米勒效應"(Miller effect)
而所有資料皆是參考Morgan Jones所著的"Valve Amplifiers"
米勒效應是導因自真空管屏極與柵極間存的"極間電容"
因此真空管在實際工作時
並非僅有管外的零件會影響結果
管內的極間電容也會參與扮演影響聲音的角色
至於如何去解釋因米勒效應所造成極間電容被放大的效果
因末學資質駑鈍
所以不便在此自曝其短
只能簡單的說明一下米勒電容值的算法:
米勒電容值 =(放大倍數 + 1)* 屏柵間電容值
所以6FD7的功率半邊之米勒電容值將為:
(3.55 + 1)*10 uuf = 45.5 uuf = 45.5 pf
雖然此值不大
且在電容交聯的狀況下
常因相較於交聯電容時該值極小
因此常被直接忽略
但在直交線路中就忽略不得啊
因為米勒電容和其前一級的輸出組抗
會彼此形成一個等化線路進而影響到頻寬表現
所以為了要減少米勒效應的影響
通常會依下列幾個方向來設法降低米勒效應發生的可能性
1. 降低前一級的輸出組抗
2. 選用屏柵間之極間電容量低的真空管,如:使用四極或五極管
3. 降低輸出增益,如:使用串疊線路(cascode)或陰極隨偶(cathode follower)線路
看一看上面降低米勒效應的策略
僅有第1.項能夠應用於我的單端直交管機的設計理念
因此
選擇適當的前級管就顯得格外重要
因為任一級的輸出組抗的等效線路
相當於真空管內阻和屏極電阻並聯
因此計算輸出阻抗的公式應為:
輸出組抗 =(內阻 * 屏極電阻)/(內阻 + 屏極電阻)
因此選用低內阻的前級管才是上策啊!!
因為低內阻的管子在使用時其屏極電阻也會較小
所以輸出阻抗才會低
這也就是為何我不會用12A系列的高增益管當前級管的原因
因為它們的輸出阻抗一定高
再者
低增益低內阻的管子在設計上也不好用
因為大多數的三極功率管偏壓都蠻深的
所以一般的低增益前級管常無法適當地將功率管推到理想功率
因此我也不喜歡用
這也就是為何我偏好5842,6C45p,Ec8010,EC86,6J4WA,D3a,E280F,E180CC等
低內阻高增益管的原因了
所以說到這裡
不懂的就當作沒聽到
只要掌握選擇低內阻高增益的前級管來設計直交機就錯不了了!!!!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V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358&prev=1420&next=1356&l=f&fid=46

接下來該談互導(mutual conductance)了
先看一下在官方資料中互導寫在哪裡
在這裡啦
但是它寫的是Transductance喔
所以無論是mutual conductance或是transconductance指的都是互導
其次
互導常以gm或S表示
單位為mho(姆歐)
你沒看錯
姆歐的確是歐姆的倒數
再者
由於互導是由(屏流差/柵壓差)求出來的
所以可以看作單位柵壓所可以改變的屏流值
也可以解釋為屏流對柵壓的敏感度
再回頭看看其餘兩個真空管的基本數值是如何求得的
增益是由(屏壓差/柵壓差)求得
所以沒有單位
內阻是由(屏壓差/屏流差)求得
所以單位為毆姆
由上述可知三者的關係為:
增益(屏壓差/柵壓差)= 內阻(屏壓差/屏流差)*互導(屏流差/柵壓差)
而互導有什麼用呢
互導和真空管的雜音有關
理論上互導越高雜音越小
所以互導高的真空管也比較適合作越前端的放大工作
此外
要如何從官方所提供的曲線求得互導呢?
先來看一下吧
由於互導是由(屏流差/柵壓差)求出來的
所以做法只要畫一個通過工作點且垂直於橫座標的垂直線即可
由此垂直線跨過的特性曲線
擇二引線垂直交於縱座標
如圖:選此垂直線交於柵偏壓為-25V及-30V的曲線
再將此兩點引線垂直交於縱軸
擇得到對應的屏流30mA及50mA
再以互導 = 屏流差/柵壓差 =(50mA-30mA)/(-25V-(-30V))= 4毫姆歐
所以要算放大倍數就可以用mu = rp * gm = 942.6歐姆 * 0.004姆歐 = 3.7
呵呵
雖然算出來的互導和官方資料中所寫的7500微姆歐(7.5毫姆歐)差距蠻大的
但官方資料中的互導指的是本三極部份在屏壓150V偏壓-17.5V工作時的互導
當然和本計畫中所設定的工作點會有差異
況且
這個曲線圖是向6EM7借來的
所以只要"進似"即可
但增益計算則和前面諸多方法算出來的差不多
所以這樣的數值應該是沒錯才對
所以這也告訴我等
雖然可以參考資料上所述的工作特性
但有心者仍當求證之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IV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356&prev=1358&next=1351&l=f&fid=46

接下來談增益囉
增益事實上就是柵壓變化和屏壓變化間的關係
要如何用曲線圖算出Mu值呢?
方法如下:
可以先在曲線圖上劃一個通過工作點且平行於橫座標的線
然後在設定的工作柵壓引線交至橫座標
即得該柵壓所對應到的屏壓
看個圖吧:
從這個圖可以看到
假設屏極負載在無線大的理想狀況下
柵壓從0V變成-55V
可以讓屏壓從35V變到315V
所以增益就可以如此這般計算出來了
公式就是:Mu = 屏壓差/柵壓差
故實際計算即為:(315V-35V)/(0-(-55V))= 5.1
所以增益大約5.1倍
但實際上屏極負載當然不可能無限大
所以實際上的放大倍數(A)要根據實際的屏極負載來計算
因此若要計算此級實際的放大率
應該要參考下圖:
先畫上實際的負載線
再同上述般
將所設定的工作柵壓引線至橫座標
如此
即可找到在此負載下
實際的柵壓與屏壓的對應值
就可以看到柵壓變化和屏壓變化間的關係了
其實實際放大倍率(A)亦等於屏壓差/柵壓差
只是要從設定的負載線上去找
故實際計算即為:(255V-60V)/(0-(-55V))= 3.55
所以此級的實際放大倍數應為3.55倍
此外
亦可以用官方資料中的文字資料算出
公式為A = Mu *(Rp/(Rp+rp))
其中Rp是屏極電阻
我們已經將輸出變壓器的初級阻抗設定在2500歐姆了
rp是屏內阻
而屏內阻的計算已經在前述PART I的部分算過
大約為942.6歐姆
所以用公式直接試算的結果為:
5.1 *(2500/(2500+942.6))= 3.7
3.7倍和3.55倍其實還算是蠻接近的嘛
因此
一般來說
紙上作業一定會和直接運算有些差異
但是數值接近就可以囉
因為
真空管的誤差絕對高於不同計算方法間的誤差
行筆至此
各位應該對於增益和放大倍率間的關係有概念了喔
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本級所產生的Miller電容
至於細節就下次談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I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351&prev=1356&l=f&fid=46

接下來
就要接著PART II中所提到的部分接下去談
先看個圖
紅框內標出了這個管子在A1類工作下的特性
以及在設定條件下所測出的真空管特性
先看測試時所設定的屏壓及柵壓的部分
這裡的測試設定點為
Unit No.1(High mu triode)在屏壓250V及柵偏壓-3V下工作的特性
以及Unit No.2(Low mu triode)分別在屏壓60V,柵壓0V及屏壓150V,柵壓-17.5V下工作的特性
其實若是不知道該如何抓工作點
可以直接參考這些點來設計亦可
再往下看
看到增益了喔
搭配前述的柵偏壓
已經可以大該知道
Unit No.1(High mu triode)可以當作前級管作為訊號放大之用
而Unit No.2(Low mu triode)可以作為推動管作為提供功率之用
若不確定的話
就再查看一下屏內阻吧
低內阻的當作功率級應該沒有意見吧
不然
再看一下屏流吧
屏流大,功率大
所以Unit No.2當功率級應該更沒問題了喔
綜合這些資料看起來
就大致可以知道要如何以這支管子來設計兩級直交擴大機了
下一篇
我會再回頭從曲線圖看增益及互導囉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330&next=1315&l=f&fid=46

寫得太快樂了
竟然忘記說明要如何看管球特性的官方資料
那就在PART II中說明吧
其實管球特性的官方資料的第一頁
就已經開宗明義的寫了許多重要的資訊
先看一下資料吧
首先是管子的規格和一般特性
管球特性的官方資料當然要有此管的編號和屬性
例如在6FD7管球特性的官方資料中印入眼簾的第一筆資訊就是:
6FD7是一支雙三極管(dual triode)
且一邊為高增益三極管(high mu triode)
且一邊為低增益三極管(low mu triode)
mu是什麼?
mu就是增益啦!
就是之後會講到的amplification factor
先賣個關子囉
話說從頭
這支管子不是像12系列或是6系列的巒生雙三級管(twin triode)
而是由兩個特性不同的三極管所構成
接下來再往下看
看到沒有
資料中說了這支管子的燈絲電壓為6.3V
且燈絲電流為0.925A
看到此當然要看一下燈絲的腳位在哪裡
咦...怎麼沒有呢?
先別緊張
雖然這份6FD7的官方資料中無接腳圖
但其實大部分的官方資料中都有
所以不用擔心
再往下看
這個資料對於設計直交機的人來說更是格外重要
這兒道出了陰極和燈絲之間的額定電壓差
不要忘記了
在兩級直交架構中
功率級的陰極電壓是墊高的
若是在直熱管中還無所謂
因為陰極就是燈絲
但若是旁熱管
那一定要將燈絲電壓墊高到安全範圍內
所以您再回頭看看
這支管子的陰絲壓差可以耐到正負200V
在本機所設定的線路架構中
陰絲壓差是不會高過200V的
所以不需要去刻意墊高燈絲電壓
因此本管應用在直交設計上是再好不過的了
酷....
喂....先別晃神啊!!
還有下面三組極間電容值的數據要看喔
一般來說
設計電容交聯的人很少會去看這組數據
因為隨便一顆交聯電容數值都大過這些極間電容量
因此在計算上常會自動忽略極間電容量
但若是牽涉到設計唱頭放大器或是直交架構時
這些數據就一定要列入參考
因為極間電容會和前一級的輸出阻抗產生Miller效應
進而影響到高頻的再生
之後也會陸續討論到如何降低級間的Miller效應
請拭目以待囉
接下來將要進入工作特性部分
就先讓各位有些消化的時間
下一篇再談囉
建議各位先到網路上下載一些常見的管子資料練習練習
這樣看習慣以後
就不需要從頭看到尾還是霧裡看花啦
所以先找12AX7,12AU7,6DJ8以及6BM8的資料來作作功課吧!

"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PART 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315&prev=1330&next=1135&l=f&fid=46

好久沒就這個計畫寫些言之有物的東西了
隨著計畫將於6月底完成第一階段並進入於7月舉辦之下一階段的現場教學
因此趕緊再把單端直交管機設計時所需要的重要學理複習一下
以饕各位同好並方便各位先行預習
這一系列"單管直交教練機計畫"之基本功的部分
主要要談真空管的工作設定
因此
接下來就是要談三極管的三個重要的數據
一是內阻(plate resistance; Ri)
二是增益(amplification factor; mu)
三是互導(mutual conductance; gm or S)
這三個基本數值可以讓吾等在挑選真空管時不失焦
可謂重要啊
先來談談內阻
對於單端直交後級擴大機中的前級管而言
訊號放大和驅動下一級的功率管為其主要工作
若其內阻太高
則會讓訊號在作第一次放大時就限制到其頻寬
因此
為了維持訊號放大後的完整性
我多半會選擇低內阻的管子
早期的常用管如:12系列的管子
內阻越低的增益也越低
所以在設計管機時一定要慎選
老式的設計就常會以增加放大級數來應對單級增益不足的窘況
多級放大常造成增益過大的現象
此時則會再施以負回授以抵銷過大的增益
多級放大即是在訊號經過的途徑上多放些香爐
這樣影響放大結果甚鉅
會有許多極細微的訊號在放大過程中損失
此外
若是因多級放大而造成增益過高
為避免下一級的過荷
一般會施予負回授以降低增益和表像地改善頻寬
在此
雖然以我的專業無法就負回授對音樂再生的功過給個客觀的評價
但若單就個人淺薄的經驗而言
我已選擇拿掉負回授
這會讓音樂更貼近我的心
看到此
你就大概已經知道
其實增益和內阻對於選擇適當的管子是有多重要了
不過好在近代的真空管已可以在內阻和增益間達成不錯的妥協
例如:
我常用的三極管EC86,EC8010,6J4WA,6C45P,5842,E180cc
及用來接成三極管的五極管E280F,E180F,D3a等
都是低內阻高增益的好管子
這些優秀的前級管子已可實現單一放大級驅動深偏壓的功率管了
以我目前的經驗而言
300B的偏壓已經是兩級直交線路中的極限
若功率管的偏壓再深
則就無法在合理的條件下設計為兩級直交工作了
此外
屏內阻低也可讓第一放大級的輸出阻抗降低
若因此對應到下一級功率管
則所產生的Miller效應也比較不會像高內阻管般的嚴重
所以囉
只要掌握這些原則
在線路設計時就不會模稜兩可或是人云亦云了
談到此該切入正題囉
先來看一下內阻應如何求得
這一點
雖然我已在"1.2W的獨奏者"中示範過了
但為了長時間關心本計畫的同好
在此就再度野人獻曝一番
再以6EM7(6FD7的官方資料中無曲線圖 ,但其特性與6EM7相似)示範一次
其實在真空管的官方資料中
即有許多敘述性的資料可以參考
而其中屏內阻在各式資料中則常以Ri表示
而屏極電阻則多以Rp來表示
首先
先將官方資料中的圖印下來
再由敘述性資料中找到屏內阻
找到資料中所述之屏內阻後
即以該值的2~8倍決定負載阻抗
若為電阻式的負載
則負載阻值可取內阻值之3~8倍
若是電感式的負載(如:屏極電感或是輸出變壓器)
則負載阻抗大約抓在2~3倍即可
例如:
6FD7的功率半邊之屏內阻大概在800歐姆左右
而此功率半邊之負載即為輸出變壓器之初級
故若取2.5K為負載
則約在其內阻值之2~3倍的合理範圍內
如此
就在曲線圖上畫下負載線
負載線畫好後先設定工作點
本計畫將工作點設定在屏壓175V,屏流40mA上
再於此工作點所在的工作曲線上畫上一個切線
若工作點剛好不在既有曲線上
則自行依兩側的曲線趨勢畫上經過該工作點的工作曲線
再在此工作點上畫出切於此假想工作曲線之切線
則此切線的斜率即為此管於該工作點工作時之屏內阻
如下圖:
畫好切線後
將切線下緣直接交於橫座標
上緣則向下引線至橫座標
於是得到兩個點(本例即為:137V及252V)
切線上下緣亦分別引線探向縱座標並得兩點(本例即為:0及122mA)
將(橫座標兩點之差)除以(縱座標兩點之差)即得此切線之斜率
(225V-137V)/(122mA-0)= 942.6歐姆
雖然以此工作點所求出之內阻與官方資料中的800歐姆有所差距
但此結果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所以負載線設定在2.5K依然合理喔
至於剩下的
再慢慢談囉
若末學在本文中有任何的錯誤
也請先進們不吝指正
以正視聽啦!!

自製唱盤計畫 ~ 好事多磨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392&next=2376&l=f&fid=39

這個計畫已經付梓了約一個星期
一直為著轉速不穩而大傷腦筋
也因此被不穩的轉速搞得聆樂心情起起伏伏
實在是受罪大於完工的快樂
聽安坑黃哥哥說
這個轉速需要run in個個把個星期才會穩定
喔...原來發燒到連馬達和簡單的穩壓電源控制板也都要燒機啊!?
雖然不太能理解
但是想想新車也是要個磨合期
新的bearing有此需求也算合理
所以這段時間就開著讓馬達和轉盤空轉
看看是否會改善
但是每每看著轉速規在視覺暫留下所形成的的短線
不時不穩地前進後退
無法穩穩地定點
讓人好生心煩
末學修養不及安坑黃哥哥
怎耐得住這番煎熬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就追隨安坑黃哥哥
直接在Y拍買了個直流電源供應器
看看是否能穩穩的將電壓控制在定點
待其入手
遂將電源控制板卸除
並在原轉速選擇開關的位置上
裝上了個搖頭雙切開關
便於換片時不時地開關電源
完成後趕緊上電試車
僅發現略有改善
仍無法如預期地獲得穩定地控制
安坑黃哥哥安慰說道:"需要run in啦!!"
也只好奈著性子
再次等著結果
但空轉兩天後仍不見改善
實在惱人
唯發現45轉的轉速遠較33轉的轉速來得穩定
所以推測此12V DC馬達在低電壓時的誤差容忍度應該較小
遂決定以縮小pulley的方式
來換取較高的電壓及穩定的轉速
所幸手邊有個古時候從Lenco老舊唱盤上拆下的馬達
上面剛好有個直徑較小的pulley
但不幸的是
該pulley中間的固定孔直徑太大
無法固定於現役的馬達轉軸上
再者
轉速越大則pulley就要更圓
這樣才能讓運轉順暢
本想硬上著將就用
但無奈偏心加上高轉速產生了更多的震動
心想這也不是個辦法
眼看著無法馬上知道推論是否正確
忽然天外飛來一筆
發現可利用熱縮套來增加原馬達轉軸之直徑
如此便可讓原Lenco老唱盤的pulley得以緊緊地套入現役馬達的轉軸上
再略加修飾後即上電測試
雖然在高速轉動時
震動的情況較為明顯
但仍屬於可接受之範圍
如此這般
遂即逐步地提高電壓
從原直徑1.5公分pulley的2.3V
增加到Lenco老唱盤pulley的4.6V
轉速明顯穩定許多
而45轉所需電壓則約在6.1V
這下算是證實了末學的推測
試了數小時後發現沒有任何聆聽上的問題
遂請steven chen兄協助修改之前拔刀相助所車製的pulley
希望能將轉動直徑盡量降低
讓它可以在更高電壓下操作
以獲得更穩定的轉速
這個小小的經驗
提供給未來有興趣自製唱盤的朋友
若發生同樣的問題
也好有個方向可以嘗試

2008-04-01
安坑黃哥哥果然是經驗豐富
昨晚來電
建議將bearing中的潤滑油吸除更新
因為原bearing上的潤滑油主要為防鏽用
所以潤滑度不高
雖已加入針車油
但仍會影響到針車油應有之潤滑效果
然針車油的加入可以將之逐漸洗去
重新添加後應會改善
故建議末學嘗試
聽從建議如法砲製後確實發現轉動更為順暢
特立言於此以玆分享

2008-04-03
今早特邀機師甯到府協助本唱盤之調校
機師甯的現場經驗豐富
是眾多朋友所公認的第一把金耳朵交椅
所以配合著我對設備的掌握程度
再加上安坑黃哥哥的加持
調出好聲音可期
原本仍是以低針壓搭配低VTA的方式來嘗試
但數日下來卻發現聲音的走向依然不盡理想
機師甯一來就發現問題
在第一回合後遂即緩步提高針壓
以提升循軌的穩定度
使唱針在大動態下不至於無謂地顫動
讓聲音穩定度提高
針壓於是乎由原來的1.10克提高到最後的1.60克
但因為較高的針壓會稍微影響到聲音的靈動性
所以再以調高VTA補償之
並將唱片墊換成"0.5cm厚安全玻璃版"唱片墊
聲音更加清透明確
而機師甯的比較標準竟然是Clearaudio的Hi-end類比系統
這一點確實讓末學受寵若驚了
雖說如此
聲音的清晰及分離度
仍不及安坑黃哥哥的MG-1氣浮臂加上雷老5歐姆頭
不過
末學的目前的Goldmund T5系統已經有相當水準的表現
想必不久的將來
當MG-1氣浮臂服役後
將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期待中!!
順便分享政大彭教授集眾人之智慧
所粹煉出的"琴台"唱盤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3883345

自製唱盤計畫 ~ 春暖花開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376&prev=2392&next=2337&l=f&fid=39

終於戰勝了以忙碌為藉口的散漫
一鼓作氣地
將所有零碎的功夫在一星期之內搞定
採購螺絲的部分並不容易
因為要邊解釋邊看何者適合
而且又不是一次買很多
還要厚顏地麻煩商家配合
不斷地重複開盒檢視的動作
又因無法以專業說辭解釋所需
因此也考驗了商家的耐心與末學的比手畫腳功夫
好險在找麻煩時
店家的客人不多
所以結果也算是順利了
鍍硬鉻的部分更是需要親自遠跑一趟
幸虧對方經驗老道
雖然末學以極不專業的方式說明
但他卻卻確實實地了解我的需求
沒兩天就完成鍍鉻和拋光的工作
也就趁著上星期五
晚間下班回家後
順水推舟地將它完成
由於設計之初即已將裝臂的距離考量進去
所以Goldmund T5的調校變得簡單多了
隔日清晨即已發聲
只是4公分厚的轉盤讓T5的VTA調校沒有很多的選擇
只好忍癮
暫時先將安坑黃哥哥突發奇想的"0.5cm安全玻璃版唱片墊"試用擱置
不過
當我的MG-1氣浮臂裝上後
絕對是會好好的使用它
因為
這"0.5cm安全玻璃版唱片墊"玩意兒是八成好聲的東西
對這唱片墊有興趣的同好
就請直接找安坑黃哥哥囉
全柚木實木座身
再經過簡單地打磨處理後
淺上了層檸檬油
讓它彷彿直接跳過了時間的提煉
讓本來就含豐富油脂的柚木
提早顯現出應有的質感
如此這般
座身似乎也不需再畫蛇添足了
自然的原木紋讓這盤有著這麼一絲絲的氣質
三支漂亮的鍍鉻腳柱
的確讓水平更容易掌握
但鍍鉻拋光的過程會讓尺寸與原先略有出入
所以無法緊密的與木質座身結合
但經安坑黃哥哥指點後
在腳柱固定部分的周圍塞了點紙頭
硬生生地敲入預設的孔位
就算是堅固了
此外
初完成時鋼珠尚未入手
因此
盤身在尚未"入珠"前
若輕敲座身
確實會有敲擊聲會自喇叭傳出
但"入珠"後
導震效果顯著提升
快意果然因此明顯了許多
這也算是個成功的設計了
初開聲時實在無暇仔細調校
但未臻成熟的聲音確已明顯勝出前番所用之雷氏唱盤
除背景更加寧靜
聲底更加厚實外
提琴與鋼琴有著濃濃但比例適中的木頭味
這到底是優點或是缺點
我已無從判斷
畢竟我已經數月不食類比味
只要有聲音就已堪滿足了
至於細部的調校
還得仰賴金耳朵甯老哥的協助
才能順利地找出中道的聲音
計畫至此
所有的努力總算是過關
相信在仔細調校後
一定可以有更完美的表現
此外
由於置盤位置之故
無法即刻嘗試氣浮臂的實力
但裝設該臂所需考量的細節皆已完成
只待有朝一日
給他來個真正的春暖花開囉!
下圖左上角閒置的壓克力座
就是未來氣浮臂安身之處了
雖然許多細節都還算是在掌握中
而且在設計之初所未料想到的困難也都一一克服
但仍有美中不足之處
始料未及的就是上圖下方那個"漂亮"的馬達
正確的說法應該說是裡面那個馬達控制電路板
無法使這顆直流馬達準確地控制轉速
需要不時地調整
十足地倒盡聆樂的興致
卸下電路板仔細打量後發現
可能是用以調整轉速的可變電阻的品質不佳所致
但末學卻已不想再對MIC品質進行無謂的修正
準備跟隨安坑黃哥哥的腳步
一不作二不休地買個穩壓電源供應器
直接來控制那顆品質還不錯的直流馬達
雖說有些牛刀弒鷄
但據說這般處理轉速可以穩穩地被控制著
這樣才不會讓聆樂的心情隨著轉速起伏
但在收到電源供應器之前
還是先嘗試著醫醫"死馬"
看看是否有迴光返照的機會
所以
不多說了
我要去放唱片囉

自製唱盤計畫 ~ 蓄勢待發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337&prev=2376&next=2144&l=f&fid=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由於沒有木工經驗以及相關工具
所以只要碰到要動到木工部分的設計
就必需假手他人
因此也必須配合別人的時間
話說唱盤座的木料已經送至工廠一段時間了
好不容易
唱盤座身終於在淡忘中製作完成
下圖是座身的正面
轉盤承盤座的圓形凹槽內
有一個固定用的螺絲孔鑽錯了
但放上轉盤的鋁製承盤後並不影響外觀
別小看這些加工
一般小型木工工具是無法搞定的
好像是要家具工廠才有這類工具處理吧
下圖是唱盤底面
三角點為放置腳柱的位置
取三點共一面的原理
這樣比較好調水平
之前那四支腳的盤
常讓末學調到有一支腳懸空而不自知呢
所以此番設計就僅用了三支腳
但我還是做了四組腳柱
多出的一組自然會有用途
待完工後自會分曉
腳柱裝設孔位的近照
看到有三個不同直徑且共原心的孔了嗎?
這真的不是末學這粗手粗腳三腳貓功夫所所能完成的
唱盤座身到手後真是欣喜不已
回家後趕緊將金屬部件試安裝
在全機未完成前先看看樣子過個乾癮
望梅止渴一番
將腳柱的上半截先置入固定槽中
置入後的近照如下
將下半截腳柱旋上後
即可以轉動方式調整唱盤水平
這腳柱底面上預留的小孔是為了要放置鋼珠之用
原因是球面與平面鋼體的接觸幾乎是一個點
這樣應該會比用個會鈍掉的腳錐來得合理吧
將軸承裝到轉盤承盤後
置入承座凹槽後即為下圖所示
再將美麗的透明壓克力轉盤放上
嗯.....有個樣子出來了!!
自從本計畫開始後
為了不讓"牽手"感覺到家裡的器材變多
所以遂將雷氏唱盤轉讓予同好
如此倉卒之決定
讓末學將近半年未聞得類比美聲
肚裡的類比癮蟲已經餓到必需暫以數位乾糧充飢
適逢這唱盤座身歸隊
彷彿春雷乍響
雖然雨滴還沒落下
但滿心的期待已上眉梢
雖然八字已劃下重要的一撇
但好事仍要多磨
除金屬部件的部分還待加工處理外
還有一些螺絲需要備入
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全機的組裝
由於年後一直無暇妄想
再加上原物料無厘頭的狂漲
因此也樂得將手頭上的一些計畫暫擱
只待有緣有閒時再隨緣完成
不過
DIY若是沒有一些衝動
還真是提不起勁兒來完成
所以就趁著這番來個順水推舟
鼓起勁兒將此計畫緩步完成
先看看組立完成示意圖
唱盤座兩側的預留螺絲孔是為了要鎖唱臂板用的
這倆兒螺絲並不是鎖在木頭上
而是直接鎖在其下方的鐵製腳柱上
這樣唱臂板才能穩定的被牢牢地固定住
這盤預計裝上兩支直切臂
一支為我的Goldmund T5
另一支為之前參加安坑黃老哥團購的Advanced Analog MG-1氣浮直切臂
據說這臂表現不俗
除了不輸黃老哥手頭上的Eminent Technology ET2外
亦聽說這支臂更可以造次地上比Clearaudio直切臂呢!!
這番說辭真是折騰得末學心癢難熬
讓人好生興奮
直想趕緊完成這個計畫
好一探這支臂的美聲呢!!
為了要裝這兩支截然不同的直切臂
必需設計不同的唱臂板
唱臂板以已2公分厚的透明壓克力完成
另外亦設計了一個可安裝傳統唱臂的唱臂板
以增加此盤的通用性
裝上唱臂板後
再將圓形的馬達座置於唱盤前方
應該就是下面這番光景吧
另外
為了要保有柚木的天然色澤及紋路
所以座身僅簡單地以細砂紙處理
再薄上一層保養木器用的檸檬油
如此
柚木的自然色澤就躍然眼前(圖未秀)
符合規格的螺絲似乎不是很好找
要花點時間到環南去尋覓
另外
還要再跑一兩個可以做金屬部件電鍍的工廠
呵呵
想跟進的朋友還是請務必再三地考慮
與其死守著DIY願行慢慢地磨菇
還是花錢買個盤比較乾脆
畢竟好好聽音樂才是正途啊!!
不要像末學我
花錢受罪事小
還得承擔可能面臨失敗的無情打擊
三思
三思啊!!

自製唱盤計畫 ~ 希望無限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144&prev=2337&next=2007&l=f&fid=39

話說已經停擺多時的自製唱盤計畫
隨著金屬零件的車製完成而漸露曙光
鋁合金車製的大圓盤是為了要穩穩地裝上軸承和盤身
而四個鐵車的腳柱
每個重約1公斤
應該算是穩的了吧
所以這些主要的金屬元件完成後
自製唱盤的夢終於快要實現了
雖然如此
距離完成還是有些配合事項需要搞定
所以稱不上是指日可待
但為何不是指日可待呢?
其中
鐵製元件是要烤漆還是要電鍍?
若是要烤漆
要烤成什麼顏色?
底座用原木好嗎?
據說原木是會變型的
所以又陷入了底座材質的掙札與長考
想用壓克力以三明治方式以讓原木得以定型
想直接採用人造石製作底座
又想乾脆試試大理石吧
想來想去
考量成本與報酬
還是老友老黃的做法最具參考價值
那黃老哥用厚兩公分的鐵板
仿雷氏唱盤的做法
就在我的金屬元件到位的同時
他就已經完工了
薑還是老的辣
果然非常有效率
看圖吧
據說這座重達二十餘公斤
唱盤在工作時直接用手敲四個腳
喇叭安靜得跟沒事似的
這才是重硬盤的終極表現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圖中那支唱臂
記得數冬前
我從Ebay上標了一支滿像Technics SL-1200上用的唱臂
由於和原版的SL-1200上用的唱臂不一樣
重錘也不互通
索性就先擺著
但因黃老哥說要借用
二話不說
當下就拿了去讓他胡搞
將原來S型唱臂切去
再補上長約12吋的羽球拍碳纖管
於是乎就搞成了現在這番光景
我看是不送他也不行了
但安慰的是
高雄黃大師也如法砲製了一個相似度頗高的唱臂
http://tw.myblog.yahoo.com/colin-5687/article?mid=2355&prev=2359&next=2338
我想應該是巧合吧
說遠了
這個計畫還有唱臂座尚未完成
目前打算用兩公分厚的透明壓克力製作唱臂座
所以會在這個盤上裝兩支直切臂
一為我原來的Goldmund T5
一為目前正在團購中的MG-1氣浮臂
http://adanalog.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7&Itemid=30
非常的破壞謂之革命
因此
不得不將家中服役多年的雷氏唱盤讓出
說是讓新朋友有地方可以擺
但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家裡鬧革命....
所以目前暫以數位系統為聆聽主力
因此這樣的類比大夢
不知還要做多久呢?!
呵呵....

自製唱盤計畫 ~ 紙上談兵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904&prev=1975&next=1896&l=f&fid=39

其實這個計畫自己動手的部分實在不多
對DIY的人來說
能掌握黑膠唱盤製作的關鍵技術實在有限
一來是黑膠唱盤的結構簡單
二來是因為目前在唱盤設計上的獨到見解
而且多半是著眼在材料科學上
例如:以複合或特殊的材質來設計盤身和底座
或是一些避震或是防止諧震的巧思
因此末學在這方面所能著墨的就非常有限了
不過話說回來
黑膠唱盤之所以能夠再度被愛樂者所重視
除了音質擬真度更高外
黑膠唱盤可同時達成其功能性及滿足陳設的美學需求
故常常在造型上具有設計的性格
所以這也是末學所能著墨之處
但是
即使是設計也要有適當的材料
但本計畫的預算相當有限
因此木材就是吾等能夠找到最廉宜
且適當設計後可稍具質感
又相對容易處理的材料
最初想到的木料就是枕木
便宜的價格和粗曠的外觀
再加上紮實的重量
只要稍加設計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因此就在找到了 22 cm x 16 cm x 250 cm A級枕木的購買資訊後
依此材料規格設計出以下的唱盤造型
當然還有一些金屬的零件需要另外車製
因此也一並在此設計之考量中
但是幾經詢問
朋友們都告知因枕木有在真空狀況下浸過柏油
所以若要放室內恐味道太重而影響到家居生活
此想法就因此作罷
在思緒空窗期間
因緣際會地在網路上看到有以下之設計
實在是很酷
但是要找到造型特殊又適合的木料也實在不簡單
而且若是設計不當
那真的會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喔
此外
好像這類的木料都不是很重
所以若是要當作硬盤的底座
恐怕重量會不足喔
若是如此
那以下這一塊呢?
此柚木板材規格為 61 cm x 32 cm x 7 cm
買進時僅發現有限且可避開的裂縫
拿請來還挺沉手的
再加上柚木原木的自然紋路以及緩慢自然出油的特性
真是作為底座不錯的材料
一般看到的平價唱盤都是方方正正的
因此若是偷懶一點
直接將腳錐直接加裝在此木板底下
一台唱盤不就搞定了嗎?
但是這樣將會沒有特色
也失去了DIY唱盤的原意及樂趣了
可是
若是要自己設計底座
那整個設計是否能夠擺脫一般常見之造型呢?
思考了許久
若是要擺脫唱盤造型的成見似乎很難
不過硬著頭皮還是得擠出一些個人的特色
因此就依著該柚木板材的尺寸畫出下面兩種造型:
其一是長得很像TO3包裝的電晶體
優點是可以裝上我的寶貝直切臂和預留一個裝臂位置
而馬達可依需求放置在盤的兩側
但缺點是不容易找到穩固的腳錐位置....
下面的設計雖然特色不如上圖鮮明
但很容易可找到穩固的腳椎位置
此外比較容易調整水平
而馬達可在大圓弧的半圓外圍找到適當放置位置
而且仍然可以裝上兩支唱臂
紙上談兵到此
先將自行設計的腳錐送去車製再說
木料部分的加工還待金屬零件部分完成
才能充分考量要如何配合和安裝
因此
待續囉!!

自製唱盤計畫 ~ 拔刀相助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896&prev=1904&next=1857&l=f&fid=39

話說這個計畫的驅動部份品質是不錯
怎奈沒有pulley
steven chen兄看到末學有此需求
二話不說拔刀相助
說時遲那時快
沒幾天就將pulley車好
又沒幾天又將它寄到
真是超高效率
將它裝在馬達上
天啊!!
真的是完美到讓在下感動不已
本來steven chen兄擔心公差會造成一些組裝上的問題
所以就計畫將馬達直接寄給他去合
但還在準備中就被告知不需要寄馬達了
因為pulley已經車好了
心想steven chen兄一定已經解決了公差的問題
因此更讓在下萬分感佩steven chen兄的超群技藝
所以
原本是將完成圖放在"慷慨就義篇"中
但如此完美之作品當然要公諸於世
所以另闢新文以彰之
這樣的友情相挺
不得不讓我加快腳步
以下就是pulley在馬達上的英姿:

自製唱盤計畫 ~ 慷慨就義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857&prev=1896&next=1841&l=f&fid=39

無奈工具和功力皆不足
因此無法親自製作黑膠轉盤的關鍵元件
又看到完成度這麼高的盤身和馬達
以及設計理念正確的倒置型軸承
再加上合理的售價
也就"毫不猶豫"的敗了下去
昨天
終於盼到期待已久的包裹催收聲
收到後趕緊拆箱查看
先準備好傢私
將海關檢查後的封箱膠帶剪開
印入眼簾的就是制式的出貨單
以及細心的包裝
出貨單下的小箱子就是驅動馬達組
本來買的是驅動組的零組件
包括驅動線路版,馬達,馬達的家
但沒想到寄來之前廠家就細心的將之組裝好了
真是感動啊
這是個相當讓我期待的驅動裝置
可以細調轉速喔
下面這是倒置軸承
若將盤身放上去
則重心在軸承的下方
所以整個轉盤的部分會更穩
下面這個盒子裡裝的就是透明壓克力的盤身
旁邊的小白盒子就是12V的變壓器
看一下盤身的外盒
您沒看錯
上面的確是印著MADE IN TAIWAN
本來還會認為合理的價格應該是所有的東西都來自對岸
但終究還是台灣的加工技術會比較細緻
所以這東西出自台灣我並不意外
而且
最近中國製的東西在國際上的信譽飽受爭議
因此收到台製的東西還是會比較放心
取出盤身
看到層層小心的包裝
真的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看到沒
4公分厚的透明壓克力背面
還貼心的印上了調轉速的strobe
可以在細調馬達轉速時有個方便的參考
此外
還有調唱臂的工具
這可是不常看到的貼心設計喔
收到這些東西後
因為廠家說pulley缺貨
所以就只好自行張羅
但閣友steven chen願意拔刀相助
倒也省了我不少力氣和不了解的人溝通
由於steven chen兄亦是DIY界的聞人
由他來抓刀車製pulley一定是沒問題啦
最後只剩下底座的設計可以發揮了
當然還有一些必要的五金零件
還需要設計後請專業人士車製
但這些都是比較容易達成的了
目前已經和我的合夥人安坑黃討論好架構
接下來就要仰賴他的專業囉
在五金部品到手後
會再依五金部品的規格著手設計底座
說到這裡
嘴角已經彎到耳垂囉....呵呵
(待續)
2007-09-13
真是超感動
steven chen兄動作真快
果然是高手
看一下他車好的pulley吧!!
漂亮喔!!!

自製唱盤計畫 ~ 春秋大夢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1841&prev=1857&l=f&fid=39

話說換了個Hi-end級的直切臂
當然
與表現不錯的雷氏唱盤搭配起來就略顯頭重腳輕
也就因此興起了自製唱盤的念頭
本來的計畫是要和類比達人田昌政買個壞掉的EMT 930ST來改
但即使是壞掉的EMT930ST所費依然不貲
也就因此而作罷
但對一個DIYer來說
已起來的念頭就很難澆滅
再說
若是這麼容易就放棄
怎麼能夠堪稱是一個serious DIYer呢?
所以就想:"作一個唱盤需要些什麼呢?"
一個漂亮且夠份量的盤身
一個精密且靈活的軸承
一個穩定且可控制轉速的馬達
當然
因為我喜歡且習慣於硬盤的表現
所以
當然還要一個穩固的底座
上述的前三項雖然看似不難取得
但實際上卻是自製唱盤的最關鍵的元件
所以一般自製唱盤的計畫
都是直接取材自其他廠製唱盤
將盤身,軸承以及馬達直接剖出
再發揮創意及巧思來設計適當的底座
讓唱臂和盤身等得以安置
所以
為了早日完成這個想法
就朝這個方向來思考吧
但好的關鍵元件哪裡找呢?
這話又要說重頭了
看倌們可以看一下EMT 930ST的結構

看到那厚重的鋁鑄盤身
精密的粗長軸承
以及一顆強壯的交流驅動馬達
叫我如何不想它
即使是幻想
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啊!
所以自製唱盤的關鍵元件一定也要有此規格
方能滿足我的想法
但環顧所能憶起且負擔得起的盤
孰能與之平起平坐
當然
我不是說我負擔得起EMT 930ST
而是....唉....難過啊....
某日
在網路上無頭蒼蠅般地搜尋
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夠找到價格合理又適合唱盤自製計畫的好東西
結果
皇天不負苦心人
下列這個網址
應該可以滿足我的夢想
http://www.diyhifisupply.com/diyhs_bix.htm
看這個漂亮的盤身
看這個精密的倒置軸承
和這顆荷蘭製的馬達
呵呵........(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