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

堅持只為更好(PART I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86&prev=87&next=58&l=f&fid=11

關於我的直交300B的設計應該要交代一下
因為從DIY管機到現在
從電容交連
級間變壓器交連(interstage;無法過直流的變壓器姑且稱之)
推動變壓器交連(driver;可過直流的變壓器姑且稱之)
一直到成為全直接交連的狂熱份子
中間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轉折
一些有名的管子如:6V6,6L6,12B4,1624,2A3,45,PX4,71A,10Y等
都被我拿來設計成直交機
也因為不受電容的影響
也因此能讓我比較了解這些管子的音色和音質走向
直交300B雖是僅次於直交2A3最早設計製作的機子
但也是我花最多時間的一對後級
也是目前正在服役中的後級
這些管子中若要說以直交方式設計最難做的
就是10Y
但直交10Y的音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現在這台機器輾轉由我的朋友擁有
也因為之前的用家改得有點誇張
所以朋友索性托我整理
依我的龜毛個性
看到這一團混亂
絕對無法發出正常的10Y音色
所以只好拆了重製
現在正在整理中
之後再和各為同好分享
言歸正傳
300B適不適合做直接交連呢
其實就300B的工作特性來說
有點深又不太深的偏壓
頗難選到適合的推動管
直熱三級管的極間電容所造成的米勒效應
會需要有點功率的推動級
所以增益較大的五級管就不太適合
關於這一點
我的想法已寫在直交2A3的文內
這裡不再贅敘
坊間常用的大增益,高功率的前級管並不好找
常用的如:5842及6C45Pi
但嚴格說起來
若要以CD直入的方式來驅動後級
藉以得到較純淨的音質
這些前級管增益還是略顯不足
另外像EC86和6J4倒是有比較大的增益
但屏耗較小
內阻相對較高(其實已經很低了)
所以在設計上一定要重新思考
跳脫一般300B功率級設計時的思維
因此在設計初
努力的爬了一下300B的數據
和一堆經年累月收集來的300B單端線路
發現並沒有人跳脫使用初級為2.5K~5K的OPT來設計300B
其實300B的內阻夠低
若您仔細看可以發現WE原廠手冊上有一個不錯的工作點
屏壓300V,偏壓-58V,屏流80mA,負載建議為1.7K
功率估計約7.5W
諧波失真也是眾多建議工作點中蠻漂亮的一個
所以就索性用了這個工作點
300B的300V屏壓
加上300B的-58V偏壓
再加上前級管的屏壓
在直交線路設計的電源部份
至少可以讓最高電壓少個50V
因此在電源設計上也相對簡單
前級管的選擇上
我用了增益約60的EC8010
加上使用屏極電感的設計
應該可以有效減少功率及增益的損失
EC8010並不好找而且現在很貴
不過反正自己用
可以奢侈一點
若找不到的同好
可以考慮同等級的五極管E280F或更好的D3a
以三極接法推300B應該也不錯
前級管的偏壓能深盡量設計得深一點
因為可以避免第一級的過荷而造成失真
所以EC8010的工作點我設定的非常高
屏壓210V,偏壓約-3V
其實已經操到極限
但我發現EC8010的品質相當好
若為一般的管子早較操掛了
但EC8010仍遊刃有餘呢
這樣的放大及功率級的設計
再搭配雙電源供應
讓我的300B能夠輕鬆驅動我的Pioneer SA-X10大傢伙
改完這對直交300B
我想應該休息一陣子了
因為在今年的音響大展時
和阿仁一起敗了一些CD
買到了Maria Joao Pires 的Mozart piano sonatas全集
和Leonid Kogan的一系列錄音
所以還是好好聽聽音樂吧
雖然還有一堆管子想做來聽聽
如:EL156,R120,E130(不是E130L喔)等
還有終極的71A和10Y
還有三級直交的Phono stage....
說到Phono stage
下次有空再來談談我的兩級直交Phono stage線路吧....
現在除了我以外
現在應該只有兩個同好在以我設計的Phono stage聆聽刻盤吧
一個是老玩家~老雷
一個是機師鄰居囉
另外
也做了一台兩級直交電容輸出的Phono stage
在類比狂熱份子田昌政處
聽到現在應該還算合他的味吧

堅持只為更好(PART I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58&prev=86&next=45&l=f&fid=11

將金工完成後,就慢慢的將所有鐵蕊元件一一上機.
這個過程並不簡單,因為電源供應設計是以CHOKE-INPUT處理,所以交流電壓設計得很高,最高交流電壓高達720V,所以要先做好可能的絕緣動作.主要絕緣的方式是引線套上熱縮套,大部分直流高壓部分以此方式處理,若眼尖的您可以看一下圖片:
下圖為完成20%的狀態,可見高壓部分熱縮套的處理:
電源處理是大學問,其實管機在製作時最困難的部分就是電源處理.
在此,電源處理可略分為兩部分:低壓的燈絲處理與高壓電源處理.我習慣以交流點燈絲,試過所有點燈絲的方式,若是旁熱管,只要處理得當,鮮有感染HUM之情況發生.
若是直熱管,則使用一些小技巧即可有效降低HUM聲.此外,直熱管的燈絲處理對於音質的影響甚大,我喜歡交流電點直熱管燈絲的聲音,所以我全機的燈絲都用交流點.
高壓電源處理的方式是以L1-C1-L2-C2處理,原先因為怕HUM聲太大,所以的C2部分剛開始都是使用大容量的電解電容,
下圖為這台機器前端部分,可見300B高壓電源部分C2是兩顆120uF/450V電解電容串聯的,而EC8010則是一顆180uF/400V的大容量電容:
下圖為電解電容接架方式近照:
但我不喜歡電解電容,一是耐壓不夠,所以必須串聯來提高耐壓;二是聲音不好;三是壽命不長,所以雖然剛開始是用電解電容,但聽了一次就將300B高壓電源部分C1改為10uF/1000V的油質電容,C2是兩顆10uF/1000V並聯,雖然我也不喜歡並電容,但為降低可能的HUM聲,所以還是並了,因此300B部分電源的總電容量才30uF.
下圖為300B高壓電源改良後的配線狀況:
而EC8010的高壓電源部分的C1用了6uF的油質電容,C2則用了33uF/400V的PP電容.
下圖為EC8010高壓電源改良後的配置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CHOKE-INPUT的第一顆電感相當重要,要不震不哼相當困難,這一點小陳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處理濾波的過程中感量還不變才是厲害.所以L1皆是用小陳的CHOKE,但L2在300B部分用了Look T製的12H的電感,而EC8010則在L2部分用了堅新的25H/25mA的電感.
所有工程加調整總共花了4個工作天,很辛苦的....
雙電源的處理加上MONO/MONO,就會讓你知道電源處理的重要.
下圖為工作中左聲道DC300B:
我不贅敘音質,但現在的定位,音場和聲底的穩定性都大大提升,尤其是定位,每個音像都彷彿動都不動的站在面前.緊接著DC300B完成後,就是朋友的直交10Y大改機.先秀一下它生前的玉照....
10Y的大改機也是大工程一件,所以有空再分享.至於這對EC8010-DC-300B SE的線路設計與分析,待有空時再分段慢慢聊囉.

堅持只為更好(Part I)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7&prev=12&l=f&fid=11

從第一台單端直交300B成型至今已經6個年頭,生命的轉折也隨著某些莫名的堅持,跟著翻了好幾翻.但無論如何,也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命品質....,言歸正傳吧,每次裝機改機總希望每次都是最後一次的修改,但也常事與願違,所以也才會有一次次的改機,也因此才有改機的甘苦和經驗的累積,所以在切入正題前,還是必須先交代一下我的單端直交300B發展的歷史吧!
~很久很久以前,做了一台12AU7直交的前級,忽然發現直交之美....
~約在8年前,自己設計了一台單端直交2A3,確定拿掉交聯電容和負回授是正確方向,因此也直接催生了這台300B的誕生....
~第一台單端直交300B誕生於台南第二個住所的地下室,用沒人用過的300B的工作點,加上以黃國琳不傳之密的變壓器繞法繞製的OPT,油直電容等幾盡發燒的做法孕出此機....


~將推動管由EC86改為EC8010,聲音密度更上一層....
~落腳台北後,因緣際會的認識了小陳,也因此這台300B將經歷無數次的蛻變....
~某日,由小陳操刀,先是測了一下功率,再是頻寬,再再顯示當初設計的不足....
~隨後請小陳操刀設計了一顆專用的OPT,換了小陳的OPT後,彷彿換了一台機器....
~Pioneer SA-X10進駐,也面對我的300B會電人的事實,計畫抓蟲....
~2005年某月,花了3~4天的時間一個個抓,雖然沒有完全排除問題,但掌握到降低HUM的關鍵
~問題鎖定在那顆英國製的軍規電源變壓器,索性又請小陳設計一套電源變壓器,也因此300B將邁向完全雙電源的設計


上圖為全機後段電源配線鳥瞰圖
仔細看看機箱內多加了一隻6CA4
用同一顆電源的另一組高壓
做成雙電源
上圖為全機前段放大級功率部分配線鳥瞰圖
上圖為改機前留念
~2005年7月,撩了4個整天改機....先拆機....心好痛喔....
拿掉一顆筒狀油質電容,裝上AZ1管座,花了我一早上做苦工磨鋁板....
為了這個管座還花了450元敗了一顆37mm的圓穴鋸....
拆完後,把要裝變壓器的地方做記鑽孔
上圖為改機過程中拆機後的殘骸
兩台拆機加上金工
花了我一個整天....
(未完待續)

4瓦版本的直交300B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307&prev=326&next=299&l=f&fid=11

其實我手上的以300B作為功率管主角的機器
最多時同時有三對在工作
其中一對的設計是在我部落閣中一系列的300B文章中都從未提到過的
在寫完上一篇有關直交300B設計演化沿革後
才突然又憶起這個設計
所以才想在此和各位玩300B的同好分享
這個project可以讓想跨入直交300B的同好
更容易實現理想
眾多300B的玩家好像鮮有人發現
也鮮有人企圖去質疑或顛覆經典300B的設計
其實設計製作300B不需要這麼的照本宣科
在許多人把焦點放在8瓦的300B上的同時
其實300B還有許多很好的工作點可以選擇的
有興趣的同好也可以去WE的原廠網站上去親自瞧個究竟
http://www.westernelectric.com/products/300b_graphs.html
這個實驗是利用我原來製作WE 91B的平台改造的
主要的目的是想設計一個比較友善的直交300B線路
讓大家都可以有機會認識到300B的真正音色
這個4瓦版本的直交300B在300B工作點上的設定與2A3近似
屏壓250V
偏壓-50V
屏流50mA
負載2500 Ohm
所以簡而言之
就是你可以用手上的2A3機器改
這個工作點做出來的功率大約4.4瓦
若是與2A3單端放大相比
我覺得300B的這個工作點的投資報酬率又更高
而且只要把你的直交2A3做一點小小的變化
就可以得到將近兩倍的功率提升
你可以思考看看喔
上圖是原來WE310A電容交連300B時的改造前留影
眼尖的看倌一定會發現它和4瓦版本的直交300B是同一個機殼
下圖就是4瓦版本的直交300B的機內配線圖
這個線路是以EC86直交300B
除了已有直交2A3的同好
可以在更動最少的狀況下將之改為直交300B外
若你已經有300B的機器
變壓器也有高於375V的電壓抽頭
你也有機會嘗試這個線路喔
現在這對平台已經變成了直交45
有機會會再把它改成其他機器
原因是因為45實在不是我喜歡的聲音
用盡各種方法才好不容易使它發出比較理想的音色
但是投資報酬率相對太高
而且拙見認為以它的聲音
還不如好好的搞一台2A3或是71A
讓這對機殼可以有更好的依歸
至於這對直交45設計製作的心路歷程
往後有機會再與各位同好分享
此外
若對這個4瓦版本的直交300B計畫有興趣的朋友
歡迎上來這裡討論
我會提供我的建議和經驗
至於推動管
可以選擇6J4WA,6C45p或是就沿用我的EC86
就看您的喜好囉

開天闢地第一號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4&prev=45&next=12&l=f&fid=11

這是我第一台300B
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第二次製作
因為第一個製作不標準
當然
所謂標準就是要參考經典線路
所以就採用了WE-91B的線路
美聲實作第一期中有介紹
看到著名的310A了吧
就在此機改機的過程中
學到了拿掉負回授的好處
上圖為雙雙對對的單端300B
看看隱身在300B之後的OPT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AUDIONOTE 2.5K單端OPT
具說還是早期的AUDIONOTE比較好
現在AUDIONOTE OPT應該是由加拿大HAMMOND製造
品質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
因為我也用過HAMMOND的單端2.5K OPT
此外
還有用過TANGO和PARTRIDGE的單端OPT
不過這些所謂的原裝OPT都已被我處理掉了
別覺得可惜
總是要進步的喔
拆開看看囉
和之後的配線的確有天壤之別
這只是初試啼聲
上圖為放大部分近照
管座是當時有點難找的6腳管座
聽說是WE製的
很緊喔
上圖為電源部分配線近照
第一次配線還是有點凌亂生疏
但畢竟還是完成發聲了
現在它已經過數次大改
已變成EC8010直交45了
但這絕對不是最後一次改機
因為我不喜歡45的聲音
所以45終就還是會被我束之高閣
裝45純粹為了了解45的聲底
和如何才能裝出我要的聲音
但是用到EC8010的成本太高
所以決定再改成其他的管子
有空再聊聊45裝改機的血淚史吧
而這台有紀念價值的機器將會成為....賣個關子吧

300B單端設計的演化溯源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99&prev=307&next=289&l=f&fid=11

音樂與音響的6L6PP套件
是我正式進入管機世界的開始
之後轉售給大師雷子揚
也因此與他結下不解之緣
而第二個計畫
正因當時"美聲實作"之發行
所以馬上就定位在300B單端
時機也正好
剛好當時大陸的300B已開始生產
又有Audionote的輸出變壓器可用
所以就慢慢的收集材料
朝向管機DIY的方向邁進
玩300B的歷程也從這裡開始
從最最經典的電容交連線路 ~ WE 91B線路開始做起
其間收集無數的300B線路圖
不斷的分析和仿製
其中發現影響聲音最巨的
不外乎就是交連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
嘗試過的交連方式甚多
除了電容交連外還包括:
interstage transformer以及driver transformer
也就是級間變壓器和推動變壓器的交連方式
這些嘗試都是在進入直交設計前的試誤
但也在這些製作的嚐試過程中
摸索到不少讓300B好聲的know how
這些經驗也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一系列設計上的演變
也歷經了無數次概念上的演化
最後才造就了我最終定版的EC8010-DC-300B SE
而這篇簡介
我想交代的是現役的直交單端300B設計之演化過程中的三個missing-links
一是5842-UTC LS-26-300B
二是5687-DC-5681-TC-300B
其三就是5842-TC-300B了
這些演化都發生在同一個平台上
就先從5842-LS 26-300B這個架構開始討論
話說UTC LS-26是一顆相當優秀的音頻變壓器
UTC LS-26有著非常優秀的頻寬特性
當然也非常難找
當初找到UTC LS-26之後
馬上就為它設計了一個單端300B的管後級架構
所以第一次300單端的演化其實是這顆經典變壓器所造成的
但因為這顆變壓器不能過直流
所以還是不能免於交連電容的影響
因此聲音可以說是無法擺脫電容交連的陰影
上圖是最原始的5842-LS 26-300B
圖中靠外的軍規密封變壓器就是UTC LS-26
靠中間的是當時38度C號稱由Patridge老廠所繞製的double C core 2.4K/40W的輸出變壓器
經實測後發現比當時手上的Tango XE-60-3.5S感量還高
所以就索性將Tango賣掉
留下這顆OPT做當時的"終極版"300B
後來LS-26和這一對輸出變壓器都在300B的進化過程中轉讓給朋友
所以從網路上找來一張LS-26照片讓各位看看(wec5.jp/Catalog/ Trans/utc-ls26.html
之後隨著工作輾轉到了台南
它也就在南台灣的熱情下加速演化
也就是在認識colin之後
靠著當時colin傾囊相授的推動變壓器繞製法
就促成了接下來的大躍進了
若我記得沒錯的話
這個5687-D-5687-TC-300B的設計
應該也間接催生了現在非常流行的5687小管機
當時常和colin用電話頻繁地討論和計算這個線路架構
有一次在電話中他興奮地表示:5687-DC-5687可能有1瓦多的功率啊!
經他這麼一說
我滿腦子都是這個架構推300B的種種好處
但他的腦子裡卻都是這個5687-DC-5687小功率管機的雛形
果然過不久他就做了一台
乍聽之下真的是驚為天人
而之後的一切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話說從頭
這台5687-DC-5687-TC-300B的聲音並不是我想像中喜歡的聲音
尤其是在換用7119後
聲音渾沌溢加
但Tung-sol 的5687在此架構上就顯的相當討好
所以像7119或7044之於5687的這種所謂小型管的大型的"升級管"版本
聲音的個性相當明顯
若用在音響器材的越前端
聲音就會越鈍
但若用在像5687-DC-5687這種小管機中
也因為它就位在最末端
所以就會相對的好聲囉
但無論如何
終究在這一個設計中
明顯地顯現出多級交連的特性和缺點
因此讓我更快速的轉向直交設計的領域
盡量簡化線路架構以得到理想中的好聲音
到此
也說明了colin對線路架構的敏感度及洞察力
當時他想都沒想就投入5687小管機的開發
也就是服膺在線路架構簡化的道理之下所成就的一個成功例子
在此之後
因為變壓器交連的機器真的有相當不錯的驅動力
所以還不死心於變壓器交連的架構
索性將這個平台改成了5842-TC-300B的架構
果然
少了一級換來更乾淨快速的聲音
在發現這樣的一個方向後
我就逐級簡化我的器材
當然
最先拿掉的就是前級
所以後來才又在這台機器中加了個級進式音量
用DAVEN的24段級進開關焊上Holco電阻
在安於這台機器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後
DC300B就完成了
這個平台也就功成身退
現在它是一對5842-DC-PX4
聲音如何呢
從我現在的角度來看
我只能說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但畢竟PX4是支快要絕跡的管子
是不是值得再為它投資設計一台管機
我還在思考中

2008年4月13日

自製唱盤計畫 ~ 日新又新篇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430&prev=-1&next=2406

雖然忙
但還是要讓轉盤轉動
讓計畫持續進展
最近的進展有二:
一是了解"安全玻璃版唱片墊"的用法
二是找到了個馬達承座
緣末學性不喜枝葉
因此對於原理和邏輯上無法解釋的東西
多半不敢且避免嘗試
唯恐陷於緣木求魚的惡性循環中
但對於安坑黃哥哥所製的"安全玻璃版唱片墊"
末學是期待大於姑且一試
因為對末學而言
硬避震的轉盤系統較對我的胃口
所以硬度略低於鑽石的玻璃
當然是我有興趣嘗試的材質
不過前述末學在音響個性上缺點
真的害我差點誤了這個好東西
也讓我愧為多年的音響人
類比系統的不精確就是好玩的地方
也讓類比訊源在這鼓勵自己動手的時代再度復興
因為
每個有心人均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眉角和見解
沒有絕對的對錯
好惡才是決定結果的依據
亦彷彿可以藉由動手親身調校
達到某方面的自我實現或補足某方面的缺憾
不像數位系統
除了更換機器或搭配外
似乎少了一點動手的可能性以及苦主的靈魂
此外
蒐集軟體的過程亦是雷同
對於苦盡甘來的調整和尋寶結果
那心情才是類比玩家最大的回饋
話說從頭
對於唱片墊眾說紛紜的功能
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材質
實在不是末學能力所能判斷的
因此在進入類比之初
也就直接聽從雷子揚大師的意見
引進楊文達大師所親製之唱片鎮及唱片墊
一用也用了十數年
從來沒想過要嘗試其他種類的墊子
而在此盤付梓之初
本想可不用唱片墊以減少一個變因
但因VTA調整之所需
遂再考慮唱片墊之使用
但在原本的輕針壓調校邏輯之下
唱片墊的影響實不明顯
因此誤判此"安全玻璃版唱片墊"的實力
後因抓到此新盤與唱臂的調校重點
因此才了解了此"安全玻璃版唱片墊"在稍重針壓下的好處
再加上可以提升視覺質感
遂將之直接納入末學類比系統的標準配備中
此外
本來此新盤的腳柱設計更低
但為調整水平之故
遂將之加高
以增加空間以利手之運作
顧此失彼之虞
發現必需要將馬達墊高方能正常運作
因此試機之初先以厚書墊高馬達
本想找個可調高低的承座
但無合適且搭配的可用
再加上為配合盤座之原木質感
使馬達承座更難找尋
但皇天不負苦心人
好不容易找到了個柚木製的承座
原本的用途應該是作為茶具展示
造型樸拙可愛
而且高度大小適中
最重要的是承座面的水平狀況還不錯
且四支腳也算穩定不會晃動
因此
在引進此馬達承座後
讓此盤的外觀完成度更高
但馬達座似乎還有點美中不足喔....
決定擇日卸下重新施以亮黑烤漆
讓此盤更具個人風格
就請待續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