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

300B單端設計的演化溯源

請連往下列網址詳閱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fullranging/article?mid=299&prev=307&next=289&l=f&fid=11

音樂與音響的6L6PP套件
是我正式進入管機世界的開始
之後轉售給大師雷子揚
也因此與他結下不解之緣
而第二個計畫
正因當時"美聲實作"之發行
所以馬上就定位在300B單端
時機也正好
剛好當時大陸的300B已開始生產
又有Audionote的輸出變壓器可用
所以就慢慢的收集材料
朝向管機DIY的方向邁進
玩300B的歷程也從這裡開始
從最最經典的電容交連線路 ~ WE 91B線路開始做起
其間收集無數的300B線路圖
不斷的分析和仿製
其中發現影響聲音最巨的
不外乎就是交連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
嘗試過的交連方式甚多
除了電容交連外還包括:
interstage transformer以及driver transformer
也就是級間變壓器和推動變壓器的交連方式
這些嘗試都是在進入直交設計前的試誤
但也在這些製作的嚐試過程中
摸索到不少讓300B好聲的know how
這些經驗也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一系列設計上的演變
也歷經了無數次概念上的演化
最後才造就了我最終定版的EC8010-DC-300B SE
而這篇簡介
我想交代的是現役的直交單端300B設計之演化過程中的三個missing-links
一是5842-UTC LS-26-300B
二是5687-DC-5681-TC-300B
其三就是5842-TC-300B了
這些演化都發生在同一個平台上
就先從5842-LS 26-300B這個架構開始討論
話說UTC LS-26是一顆相當優秀的音頻變壓器
UTC LS-26有著非常優秀的頻寬特性
當然也非常難找
當初找到UTC LS-26之後
馬上就為它設計了一個單端300B的管後級架構
所以第一次300單端的演化其實是這顆經典變壓器所造成的
但因為這顆變壓器不能過直流
所以還是不能免於交連電容的影響
因此聲音可以說是無法擺脫電容交連的陰影
上圖是最原始的5842-LS 26-300B
圖中靠外的軍規密封變壓器就是UTC LS-26
靠中間的是當時38度C號稱由Patridge老廠所繞製的double C core 2.4K/40W的輸出變壓器
經實測後發現比當時手上的Tango XE-60-3.5S感量還高
所以就索性將Tango賣掉
留下這顆OPT做當時的"終極版"300B
後來LS-26和這一對輸出變壓器都在300B的進化過程中轉讓給朋友
所以從網路上找來一張LS-26照片讓各位看看(wec5.jp/Catalog/ Trans/utc-ls26.html
之後隨著工作輾轉到了台南
它也就在南台灣的熱情下加速演化
也就是在認識colin之後
靠著當時colin傾囊相授的推動變壓器繞製法
就促成了接下來的大躍進了
若我記得沒錯的話
這個5687-D-5687-TC-300B的設計
應該也間接催生了現在非常流行的5687小管機
當時常和colin用電話頻繁地討論和計算這個線路架構
有一次在電話中他興奮地表示:5687-DC-5687可能有1瓦多的功率啊!
經他這麼一說
我滿腦子都是這個架構推300B的種種好處
但他的腦子裡卻都是這個5687-DC-5687小功率管機的雛形
果然過不久他就做了一台
乍聽之下真的是驚為天人
而之後的一切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話說從頭
這台5687-DC-5687-TC-300B的聲音並不是我想像中喜歡的聲音
尤其是在換用7119後
聲音渾沌溢加
但Tung-sol 的5687在此架構上就顯的相當討好
所以像7119或7044之於5687的這種所謂小型管的大型的"升級管"版本
聲音的個性相當明顯
若用在音響器材的越前端
聲音就會越鈍
但若用在像5687-DC-5687這種小管機中
也因為它就位在最末端
所以就會相對的好聲囉
但無論如何
終究在這一個設計中
明顯地顯現出多級交連的特性和缺點
因此讓我更快速的轉向直交設計的領域
盡量簡化線路架構以得到理想中的好聲音
到此
也說明了colin對線路架構的敏感度及洞察力
當時他想都沒想就投入5687小管機的開發
也就是服膺在線路架構簡化的道理之下所成就的一個成功例子
在此之後
因為變壓器交連的機器真的有相當不錯的驅動力
所以還不死心於變壓器交連的架構
索性將這個平台改成了5842-TC-300B的架構
果然
少了一級換來更乾淨快速的聲音
在發現這樣的一個方向後
我就逐級簡化我的器材
當然
最先拿掉的就是前級
所以後來才又在這台機器中加了個級進式音量
用DAVEN的24段級進開關焊上Holco電阻
在安於這台機器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後
DC300B就完成了
這個平台也就功成身退
現在它是一對5842-DC-PX4
聲音如何呢
從我現在的角度來看
我只能說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但畢竟PX4是支快要絕跡的管子
是不是值得再為它投資設計一台管機
我還在思考中

沒有留言: